[发明专利]葫芦[7]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0435.4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史珺;陈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晓荣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葫芦 苯胺 纳米 分子 导电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葫芦[7]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由葫芦[7]脲与苯胺构
成的包合物在酸性水溶液中聚合得到,它的结构通式为:
所述聚合物在分散剂为纯水的条件下,其形貌尺度为纳米级,线状的聚集体。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7]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葫芦[7]脲与苯胺的包合物,在酸性水溶液中得到,其合成步骤包括:
(1)将苯胺和葫芦[7]脲分别溶于相同的0.5-3.0M酸性水溶液中,再将二酸性水溶液混合,苯胺与葫芦[7]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5-2.0;
(2)将上述混合溶液室温下搅拌5-10小时;
(3)搅拌下在(2)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水溶液,所加氧化剂与所加苯胺的物质的量之比在1∶0.25-1.0之间;
(4)如(3)所述的混合体系在室温下搅拌15-24小时,然后将体系中析出的墨绿色沉淀收集,用蒸馏水洗涤数次,真空干燥得到墨绿色粉末状固体聚合物。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水溶液为盐酸,高氯酸或硫酸水溶液中的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水溶液的浓度为1.0-2.2M。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重铬酸胺或重铬酸钾中的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与苯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5-1.0。
7.一种权利要求1的葫芦[7]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在纳米超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作为具有绝缘层的纳米级分子导线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04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