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甲氧基-1,3-苯二酰胺的N,N’-二氟取代苯基衍生物与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0852.9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杰;王松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5/64 | 分类号: | C07C235/64;C07C231/02;C07C303/38;C07C311/29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晓荣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氧基 苯二酰胺 取代 苯基 衍生物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药物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4-甲氧基-1,3-苯二酰胺的N,N’-二氟取代苯基衍生物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的盐、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血小板的凝聚是引起各种(心、脑、肺等)血栓的主要因素。因而对抗血栓药物的研究一直把重点放在抗血小板聚集的领域。血小板聚集是正常凝血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导致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指可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阻抑血栓形成的药物,因此在治疗血栓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最常处方的长期预防疗法。抗血小板药物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不同环节抑制血小板功能,阻滞血栓形成,目前按作用机制被分为以下五类: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的药物,此类药物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发挥抗血栓作用;2.增加血小板内cAMP(血小板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monophosphate)含量的药物,增加cAMP含量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阻滞血栓形成;3.作用于血小板膜特异激动剂和受体的药物,TXA2/PG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TXA2的生成,或直接对抗TXA2的促凝作用,从而达到抗血栓作用;4.一氧化氮供体,可提高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环鸟嘌呤核苷酸水平升高,从而产生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5.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其它药物。1987年在意大利首次上市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Picotamide(商品名:Plactidil;中文名:吡考他胺),是同时具有TXA2合成酶抑制和TXA2/PGH2受体拮抗双重作用的少数几个药物之一;Picotamide能抑制ADP、AA、胶原及U46619(TXA2类似物)诱发的血小板聚集而不影响前列腺水平;毒性较低(LD50为1250mg/Kg);副作用小,尚未见较严重的副反应的有关报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肌梗塞、脑血管障碍、肺栓塞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最近研究还发现它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引起的咳嗽。对Picotamide及其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Picotamide维持药理活性的重要特征结构是苯环上4-甲氧基-1,3-苯二甲酰胺结构,1,3-苯二酰胺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此外研究表明,一部分4-甲氧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同时具有较高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和具有一定的抗炎和解热镇痛活性。因此是一类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药物。在现有文献中,迄今尚未见到本发明涉及的4-甲氧基-1,3-苯二酰胺的N,N’-二氟取代苯基衍生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报道以及它们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抗炎和解热镇痛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成一种通式(1)的4-甲氧基-1,3-苯二酰胺的N,N’-二氟取代苯基衍生物及其结构类似物,以及该N,N’-二氟取代苯基衍生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用途,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0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将音频系统与无线电接收器连接的通用设备
- 下一篇:曝气器布气支管固定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