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溴甲烷熏蒸剂杀灭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0887.2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林;刘永胜;魏亚东;楼旭日;程瑜;康芬芬;张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A01N29/02 | 分类号: | A01N29/02;A01N25/18;A01P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英 |
地址: | 30045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溴甲烷 熏蒸剂 杀灭 小麦 腥黑穗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进行处理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应用溴甲烷熏蒸剂杀灭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TCK是麦类病害中危害最大、难于防治和彻底根除的一种危险性真菌病害。病菌系统侵染使麦类植株矮化,病穗上的籽粒被黑粉所取代。一般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30%~50%,严重危害时,减产可高达75%以上。国内曾有人进行过调查,粮仓中储存达5年之久的TCK疫麦,其病菌仍具有生物活性。TCK病菌冬孢子和菌瘿可随小麦远距离传播。目前该病害已遍及世界五大洲的约29个国家,其中北美(如美国西部的7个州)及欧洲一些主要小麦出口国的部分产区是TCK疫区。我国一直把TCK病菌列为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TCK疫麦的处理主要有热力处理法、环氧乙烷熏蒸法、辐照灭菌法,热力处理法由于处理后小麦品质下降,处理能力有限且速度较慢,因而不被采用;辐照处理由于电子束辐射装置灵活性较差及电子束穿透能力较弱而未能广泛应用。环氧乙烷熏蒸技术较为成熟,但由于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实际应用受到影响,近年来国外就溴甲烷对小麦种子和土壤中TCK的杀菌效果曾有过报道,但是这种杀菌效果是否能适用杀灭小麦TCK病菌,还有待于进行试验、分析后得出结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于溴甲烷的扩散、渗透性能、操作安全性及杀虫效果是其它熏蒸剂所无法比拟的,且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菌等。应用溴甲烷熏蒸剂杀灭小麦矮腥黑穗病菌,首先要研究施加溴甲烷熏蒸剂的剂量、小麦环境温度以及处理时间等参数对小麦TCK杀灭效果的影响,找出100%杀灭TCK的溴甲烷的临界浓度,同时在恒温密封的条件下,经溴甲烷熏蒸剂熏蒸后的小麦中无机溴含量要达到安全卫生标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溴甲烷熏蒸剂杀灭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带矮腥黑穗病菌的小麦装入密闭空间,将重量比浓度为98%的溴甲烷熏蒸剂投放到装载小麦的密闭空间内进行熏蒸。
该方法包括采用一次熏蒸处理或两次熏蒸处理,采用一次熏蒸处理:
(1)溴甲烷熏蒸剂投放到小麦密闭空间的剂量:180g/m3;
(2)、环境温度:20℃;
(3)、相对湿度:60~70%;
(4)、熏蒸时间:120h。
采用二次熏蒸处理,第一次熏蒸处理:
(1)溴甲烷熏蒸剂投放到小麦密闭空间的剂量:90g/m3;
(2)、环境温度:20℃;
(3)、相对湿度:60~70%;
(4)、熏蒸时间:120h;
第二次熏蒸处理:按照第一次熏蒸处理再重复进行第二次熏蒸处理。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100%杀灭小麦TCK病菌,操作安全、可靠、可广泛普及应用。
本发明为了找出100%杀灭小麦TCK病菌的条件参数,曾在试验室里进行预备试验,在试验室条件下,将从美国进口的冬小麦中检出的TCK病菌放在自制的熏蒸桶内熏蒸,采取不同的溴甲烷剂量、温度和处理时间,最后得出不同的试验数据,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0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