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下载器的下载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1457.2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H04M1/725;H04M1/247;G06F9/445;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下载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手机下载器的下载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各种应用服务器应运而生,推动移动互联网的业务需求量迅猛提升,向承载业务的移动终端提出了挑战,要求移动终端在业务实现能力、业务便利性乃至最终获取用户的响应方面实现全面的提升。
手机下载功能作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核心功能点之一,承载着各种互联网业务的相关需求,全面提升下载模块的功能以适应不断扩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而言,手机提供的下载功能,形式单一,功能简单,用户使用时的受限度较大,难以应对高速发展的3G业务带来的下载需求。
具体表现在,目前的下载功能的实现形式通常是在互联网页面点击下载对象后立即下载并呈现下载提示窗口,此时用户只能在下载进度显示的界面下等待下载任务的完成,无法进行其他浏览操作或进行其他业务功能;在下载过程中,如果用户有其他功能需求需要退出浏览器,则下载功能随着浏览器的关闭而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下载器的下载实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的下载业务受限大、形式单一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手机下载器的下载实现方法,步骤包括:
(1)在用户浏览页面过程中,将选定的下载对象加入下载列表;
(2)对已完成下载列表和下载列表中的下载对象的下载状态进行调整和管理;
(3)对下载器设定启动方式和定时参数;
(4)根据下载状态和定时参数启动下载器,并依据下载对象在下载列表和已完成下载列表的下载状态控制下载对象的下载任务。
步骤(1)中,通过打开手机下载器的添加下载界面,选择下载存储路径后,将下载对象加入下载列表。
步骤(1)中,下载对象管理单元的下载列表中包括正在下载对象、等待下载对象;下载对象管理单元的已完成下载列表中包括已完成下载任务的下载对象。
步骤(2)中,对下载列表中的下载对象的操作包括:浏览下载列表中的各下载对象、删除指定的下载对象、清空所有下载对象、调整下载对象的下载顺序;对已完成下载列表的下载对象的操作包括:浏览已完成下载列表中的各项、删除指定的项目、清空所有项目、对指定项目重新下载。
步骤(3)中,启动方式包括启用定时下载和不启用定时下载;当启动方式为启用定时下载时,进行定时参数配置。
步骤(4)中,运行控制单元在开启定时下载的状态下,按照定时参数启动下载列表中的下载任务,下载列表中的下载项依次进行下载;对于下载列表中的下载对象,如果下载任务完成,则下载对象从下载列表中移出进入到已完成下载列表中。
步骤(1)中,当下载器在关闭了自动启动功能的情况下,或者下载器在自动启动的后台运行模式下,通过功能菜单或功能键手动打开所述下载器,进入用户浏览/管理界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独立下载功能,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以满足日益普及的下载需求。本技术方案所设计的下载器是独立于WAP浏览器的为用户提供下载功能的独立下载工具,可在网页浏览中将需要下载的对象加入到该下载器中,并可自由设定下载器的开始下载时间,下载器的下载过程在后台完成,不影响用户前台的各种应用,包括正在进行的网页浏览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手机下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入下载对象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载列表管理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对已完成下载列表管理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设置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启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对手机下载器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立下载功能、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的手机下载器,其包括四部分:接口单元11、下载对象管理单元12、下载设置单元13、运行控制单元14。
接口单元11与下载对象管理单元12相连接,用于将下载对象(下载项)加入到下载列表中,即在用户浏览页面过程中,作为选择下载对象的功能接口,并将选定的下载对象加入到下载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1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