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1584.2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邹学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02 | 分类号: | G02B1/02;G02B3/00;C03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氟磷酸盐玻璃形成的透镜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由氟磷酸盐玻璃形成的透镜,其由精密模压通过压模的模制表面的形状转移而形成,并且具有光学功能表面和定位参考表面,并且本发明涉及通过预制件的精密模压高效地制造这样的透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低散射玻璃被用于构造用于校正色差的光学系统的透镜等。典型的低散射玻璃是如JP-A-6-191876所述的氟磷酸盐玻璃。
由氟磷酸盐玻璃形成的透镜具有如上所述的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当透镜的光学功能表面是非球面时,可以实现更节省空间的光学系统。精密模压方法适用于制造这样的非球面透镜。
精密模压方法不仅使得非球面透镜能够被大规模生产,而且使得难以由抛光方法制造的透镜也能够被大规模生产,其中在所述抛光方法中,光学功能表面通过抛光来完成。
同时,当透镜由精密模压方法制造时,使用如下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透镜的外部形状和光学功能表面由精密模压形成,而光学功能表面的周围部分被切割或者打磨,以制成透镜。上述的周围部分的切割或者打磨被称为定中和修边工艺,其中透镜被制成以确保被称为圆边的部分与光轴平行。
当进行定中和修边工艺时,圆边被切割或者打磨,同时光学功能表面由固定工具夹持。然而,在此情况下,可精密模压的氟磷酸盐玻璃具有如下问题,即,因为玻璃的硬度较低,所以在上述的定中和修边工艺过程中,其光学表面容易被划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氟磷酸盐玻璃形成的透镜,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且其具有光学功能表面和用于在固定工具中定位和固定透镜的定位参考表面,因此,上述的光学功能表面不会受到损伤。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已经发现一种如下的透镜适于上述目的:所述透镜具有光学功能表面和定位参考表面,所述光学功能表面和定位参考表面都是由精密模压通过模具的模制表面的形状转移所形成的转移表面,并且还发现,上述透镜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加热由氟磷酸盐玻璃形成的预制件以使其软化,以及用模具对所述预制件进行精密模压。在此发现基础上,相应地完成了本发明。
就是说,本发明提供:
(1)一种由氟磷酸盐玻璃形成的透镜,其具有光学功能表面和定位参考表面,所述定位参考表面用于在固定工具中定位和固定所述透镜,并且还用于对光轴方向进行定向,所述光学功能表面和定位参考表面都是由精密模压通过模具的模制表面的形状转移所形成的转移表面,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透镜,其整个表面由精密模压通过所述模具的所述模制表面的形状转移所形成的转移表面形成,或者由所述转移表面和一个或者多个自由表面形成,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氟磷酸盐玻璃包含至少1阳离子%的Li+作为阳离子组分,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所述氟磷酸盐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0℃或者更低,
(5)一种制造由氟磷酸盐玻璃形成的透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加热所述玻璃的预制件以使其软化,以及用模具对所述预制件进行精密模压,其中,所述模具的模制表面的形状被转移,以形成光学功能表面和用于在固定工具中定位和固定所述透镜的定位参考表面,
(6)根据上述(5)所述的透镜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氟磷酸盐玻璃包含至少1阳离子%的Li+作为阳离子组分,
(7)根据上述(5)或(6)所述的透镜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氟磷酸盐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0℃或者更低,以及
(8)根据上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制造方法,所述方法使用的预制件的整个表面是通过使熔融状态下的玻璃表面固化所形成的表面。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由氟磷酸盐玻璃形成的透镜,其具有光学功能表面和用于在固定工具中定位和固定透镜的定位参考表面,因此,上述的光学功能表面不会受到损伤,并且可以提供该透镜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没有进行定中和修边处理的透镜的剖视图,其中,参考标号11和12表示透镜表面,13a、13b和14表示定位参考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1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