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风向性叶片式风力翼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2212.1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显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显藩 |
主分类号: | F03D3/06 | 分类号: | F03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风 向性 叶片 风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无风向性叶片式风力翼轮,尤其是利用翼框上加装叶片制作而成,叶片可受风力枢转90°成开启或闭合状,改变受风力面积,设若风力从正面往背面吹或从下往上吹时,右侧叶片受风力结果成闭合状,受力面积最大,反之左侧叶片开启,受力面积最小,因而产生力的不平衡及枢转。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能源短缺,各国都致力于能源的开发与研究,而风力更是其中最易获得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一般技术中多半是以改善叶片及固定方式作为考虑,不能达到发挥风力的最大效能。
一般技术中,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号M314506是一种风扇平衡结构的改良,主要是将金属扇叶以冲压一体成型方式,金属扇叶盘顶成型有若干透孔及螺丝固定孔,并使各叶片与盘顶产生固接边加以衔接,通过固接边以点焊方式将转子与金属扇叶完成结合后,利用扇叶盘顶与转子所形成的上下配重槽施以配重块容置,以调整风扇平衡度;另外利用扇叶盘顶具有的螺丝固定孔施以螺丝螺固转子,使扇叶具有双重固定状态,提升风扇运转效率及扇叶固定力。
另一一般技术中,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号M315306一种风扇叶片结构,其是在上碟形座体与下环片间所环设的叶片弧度由两个不同圆径所构成,并使这些叶片上、下半段分别形成一较大宽幅面积的主叶部与一较小宽幅面积的副叶部,其特征在于:这些叶片上、下两端呈一倾斜状态的固置于上碟形座体与下环片间,然后在该主叶部、副叶部设有贯穿两面的引流孔,使该风叶不仅可大幅提升其出风量,而且更能有效降低噪音实用功效。
在上述一般技术的应用中,多以维持风扇的平衡及改善转轴为主要考虑,尚未达到利用叶片形成的角度来达到最大风力的效能,如上所述,仍存在多项的缺陷,有必要加以改进。
另外,世界能源短缺,各国都致力于能源的开发与研究,而风力更是其中最易获得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够善加利用,将是人类之福,也是本发明的最终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一般技术上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无风向性叶片式风力翼轮。本设计是利用翼框上加装叶片制作而成,叶片可受风力枢转90°成开启或闭合状,改变受风力面积,设若风力从正面往背面吹或从下往上吹时,右侧叶片受风力结果成闭合状,受力面积最大,反之左侧叶片开启,受力面积最小,因而产生力的不平衡及枢转。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风向性叶片式风力翼轮,其包含:
一翼轴,所述的翼轴为主轴,用以连结翼片,当风力产生时所述的翼片以翼轴为中心枢转;
至少一翼片,所述的翼片包含下列元件:
一翼框,所述的翼框为一种框型翼架,一边固定于翼轴上;
多个叶片,所述的叶片以活页式叶片固定在所述的翼框上;以及
多个防震挡条,其个数等于叶片数,所述的防震挡条安装在翼框上,叶片轴的外侧,而突出于所述的翼框,其垂直翼框,使所述的叶片开启时被所述的防震挡条挡在一垂直位置,使风力可通过所述的翼片,减低震动及噪音。
另外,所述的叶片有一轴孔及一叶片轴,所述的轴孔与叶片轴重合,使所述的叶片可绕着所述的叶片轴枢转;所述的叶片轴连结翼框。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翼框上加装叶片,叶片可受风力枢转90°成开启或闭合状,改变受风力面积,设若风力从正面往背面吹或从下往上吹时,右侧叶片受风力结果成闭合状,受力面积最大,反之左侧叶片开启,受力面积最小,因而产生力的不平衡及枢转;同时利用翼框上设有的防震挡条,其在叶片轴的外侧,而突出于该翼框,约略垂直翼框,使该叶片开启时被该防震挡条挡在一近垂直位置,使风力可通过该翼片,达到减低震动及噪音的功效。
由下文的说明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其优点,阅读时请同时参考附图。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1B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1C为本发明中叶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翼片为两翼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翼片为三翼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翼片为四翼时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C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叶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防震挡条的另一型态。
附图标记说明:1-翼框;100-翼片;2-叶片;21-轴孔;22-固定轴;3-叶片轴;4-防震挡条;40-防震挡条;5-防震垫;6-翼尾重块;7-翼轴;8-空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显藩,未经廖显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2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压清洗机的塑料泵
- 下一篇:自动二轮车用空气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