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2246.0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0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军;安军永;李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27/02;A61K31/045;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5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制备 治疗 视网膜 静脉 阻塞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中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以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及受累静脉引流区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为主要改变的可致盲眼底病。其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可有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全视网膜水肿,出现向心性、火焰状、线状视网膜浅层出血和点状、斑状出血;视网膜静脉不同程度地扩张、扭曲,视网动脉反射性缩窄;黄斑可出现水肿与硬性渗出,后极部视网膜也可出现棉绒斑;如病变继续发展,可出现眼底新生血管,由于新生血管极易出血,可使视功能进一步下降,也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失明。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治疗棘手,其致盲率为15.9%。[黄权仁主编.临床眼底病学.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
大量资料表明:由于血管外的压迫、静脉血液的淤滞以及静脉血管内壁的损害而引起,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高粘度、血流动力学异常、视网膜血管炎及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产生的并发症较多,其治疗始终是一个难题。目前临床上没有非常较好的治疗方法。[张惠蓉,夏英杰.40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致病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J].中华眼科杂志,1991,27(5):271—274.]
本病与中医学暴盲(血瘀证)相似,无论外感、内伤或因虚、因实,都是由于气血运行迟缓,血瘀眼络,瘀滞不通,阻塞脉道,脉道不通血溢脉外,离经之血而成瘀。血瘀贯穿病程的始终。
本发明是在第01131203.3号和第200410048292.2号专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在此全文引用该两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上述两项专利未公开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应用。本发明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3-10 水蛭3-11 土鳖虫5-10 乳香(制)1-5 赤芍3-9 降香1-5
檀香1-5 全蝎3-9 蝉蜕3-12 蜈蚣1-3 冰片1-7 酸枣仁(炒)3-10;
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6 水蛭10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7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或:
人参10 水蛭8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9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或:
人参6 水蛭11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3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更优选地,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成分组成:
a 平均粒径小于100μm的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及制乳香药粉;
b 冰片药粉;
c 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
d 人参用乙醇提取后的醇提液经浓缩后的醇提浸膏;
e 提取成分c后的降香和檀香药渣的水提液、赤芍和炒酸枣仁加水煎煮后的水提液以及提取成分d后的人参药渣的水提液过滤、混匀后浓缩成的水提浸膏。
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药物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作为活性组分的原料药的拉丁名及其加工方法来自《中药大辞典》(1977年7月,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以按常规的提取和制剂工艺,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任意常规剂型,例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2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器内壁清洗机
- 下一篇: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祖传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