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二次锂电池的电芯和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2292.0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兴国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4/58;H01M4/48;H01M4/62;H01M4/64;H01M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427四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二次 锂电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锂电池的电极和加工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的电芯和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通常所说的二次锂电池的电芯,都是由正极、隔膜和负极组合在一起组成的。目前二次锂电池的正/负电极是片状结构,都通过涂布工艺加工而成的,由于极片受到涂布工艺的限制,正极或负极材料不能涂得太厚,从而造成二次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不高,以及二次锂电池的形状也只能是圆形或者是方形的,不能按照人们的要求做成各种形状;因此人们不得不在每一个用二次锂电池的电器上,专门设计一个位置来组装电池,给人们带来非常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有诸多的文章做过介绍,例如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高功率无水电解质电池的正负极片”,该申请中记载了该正负极片包括:基片和涂层,其中在基片上涂敷一层正或负极活性材料涂层,在所述的正或负极活性材料涂层上制有凹凸的花纹。采用正或负极活性材料涂层上制有凹凸的花纹,就是为了加大面积来提高二次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仍然未能切底解决极片的能量密度问题,仍然受到涂布工艺的限制。本发明采取的工艺,切底打破了现成涂布工艺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的二次锂电池的极片受涂敷加工工艺的限制,而不能将电池极片涂敷得层厚,造成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缺陷;以及以往的制作电池电极工艺并不能将电池极片做成各种各样形状,特别是不可能制成异形电池电极,使得电池形状也受到限制,满足不了工业需要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采取震动,挤压成形工艺,制得的不同形状和不同厚度的电池的极片或电池的极块和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按电池形状设计要求的形状或厚薄加工,因此可以制成异形电池电极,电池的能量密可以大大地得以提高,同时还减少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二次锂电池用电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制作用于二次锂电池中的电极(正/负极片或者电极块)形状所需要的模具;
2).配制用于二次锂电池中的电极混合材料,以重量百分数计算,按照以下配方称料:
a.30-97.9% 正/负极活性材料;b.1-40% 溶剂;c.1-10% 粘接剂;
d.余量为导电剂;将其混合均匀,并搅拌均匀备用;
3).按照二次锂电池的形状设计制作好正/负极所需相应的集流体,再将步骤2)混合好的电极混合材料与制好的正/负极集流体一起放在模具中,通过挤压工艺将电极混合材料均匀压制在正/负极集流体的一表面上,或者均匀压制在正/负极集流体的两表面上,或者均匀压制在正/负极集流体的四周,形成带有内衬层或同时具有内外衬层的二次锂电池的电极毛坯;
4).将经过步骤3)压实处理后的电极毛坯从模具中脱出,进行加热烘干处理,加热烘干温度根据所用的溶剂及粘接剂特性决定,烘干处理的作用一方面除去溶剂,同时又活化粘接剂,得到由正/负极集流体与电极混合材料组成的、任意设计的形状和厚度的二次锂电池的正/负电极;
5)最后在步骤4)制作好的正/负电极上的正极混合材料外或负极混合材料外包敷上隔膜,将正极、负极及隔膜组合在一起形成二次锂电池的电极芯。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正/负极集流体为铝/铜箔或铝/铜网,穿孔铝/铜箔或者铝或铜制成的杆或者异形壳体;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将步骤3)装好电极材料的模具放在压力机械中,对电极材料施加所需压力,进一步对电极材料做压实处理,使其更加致密。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模具形状包括C形、E形或蜂窝状块的或者人们需要的各种形状,其模具形状根据所需电池的外形决定的。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铝酸锂、镍钴锰酸锂或钒酸锂、镍钴铝酸锂。
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中间相碳微球、石墨、活性碳、碳纤维、硅碳合金、钛酸锂或碳纳米管。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溶剂包括:去离子水、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甲酰胺。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粘接剂包括:聚四氟乙烯乳液、聚偏氟乙烯、丁苯乳胶、聚氟乙烯、聚噻吩或聚吡咯。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电剂包括:碳黑、碳1-5微米球、碳纳米管、1-10微米铜球或碳纳米粉。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的进行加热烘干,是将从模具中脱出的成型电极材料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按照设定好的工艺参数红外线加热或者加微波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兴国,未经董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2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