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3656.7 | 申请日: | 200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俊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益禧三菱电机视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H05B37/02;H05B4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系统 | ||
本申请是申请人恩益禧三菱电机视频有限公司于2004年1月16日提交的同名中国专利申请No.200410002762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液晶显示器等的光源的电子显示设备中的背光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与光源的配置、连接、供电和来自显示面的出射光的均一化相关的背光系统。
背景技术
图19是表示具有液晶显示器等的光源的电子显示设备中的传统的背光系统的一例的模式图。该背光系统中,相互平行设置的多根线状灯的直型CCFL(冷阴极线管)灯1收纳在灯罩3内,在直型CCFL灯1的一端配置供电部即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该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与各直型CCFL灯1的一端形成的热侧端子7连接。另外,在各直型CCFL灯1的另一端,形成成为低压侧的冷侧端子9。
图20是图19所示背光系统的纵向(上下方向)的温度分布图,图2 1表示其横向(画面左右方向)的温度分布图,图22表示其纵向(上下方向)的亮度分布图,图23表示其横向(画面左右方向)的亮度分布图。另外,图24是图19所示背光系统的直型CCFL灯1和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的放大图。
如图19及图24所示,从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对画面水平方向上配置的直型CCFL灯1的热侧端子7施加交流电压,从该热侧端子7向冷侧端子9流过交流电流(管电流),从而直型CCFL灯1发光。此时,热侧端子7的施加电压是从几百Vrms到一千几百Vrms的高电压,而冷侧端子9是大致为0Vrms的低电压。
另外,图24中的符号11表示热侧端子7流过的管电流,符号13表示冷侧端子9流过的管电流。
这里,灯罩3用铝或其合金等的金属制作,如上述,由于直型CCFL灯1的施加电压高,因而从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到直型CCFL灯1的连接线和直型CCFL灯1和灯罩3之间的空间中形成寄生电容15。
另外,图20中,显示画面的上侧的温度比下侧的温度相对高,这是由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路中的发热等的外部要因引起的。
另外,还公开了在背光中使用U字管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
特开平7-288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2002-278471号公报
上述传统的背光系统中,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必须配置在供电端子即热侧端子7侧的附近。因而,如图20及图21所示,由于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的发热导致热端子7侧(图20及图21中的左部)的温度升高。这样,若在直型CCFL灯1的两电极7、9之间存在温差,则水银集中在冷温部,在水银枯竭的电极发生溅射,导致灯寿命缩短。
另外,由于寄生电容15(图24)发生漏电流17时,如图25,冷侧端子9附近的管电流13比高电压的热侧端子7附近的管电流11低相当于漏电流17的量。因而,特别是在画面左右方向的亮度差变大(图23)。
而且,流过该寄生电容1 5的漏电流17是对直型CCFL灯1的发光无贡献的无效电流,使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的初级绕组19侧流过更多的励磁电流。此时,单侧供电方式换流器装置5的功率效率低下。
这些问题同样发生在上述专利文献1、2公开的U字管的用例中。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这样的背光系统,可通过温度分布均一化延长灯的寿命,改善亮度均一性,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效率,及通过低电压化确保安全性。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通过在显示画面的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线状灯从背面对液晶部进行照明的背光系统,上述线状灯在显示画面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沿该长度方向分割,设置在该长度方向的两侧。
或者,是从背面对液晶部进行照明的背光系统,包括:与显示画面的长度方向成垂直配置的多个弯管即多个线状灯,它们在一端折返,并在另一端形成两个端子;在上述各线状灯的另一端附近配置的供电部,用于向上述两个端子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背光系统的模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背光系统的纵向的温度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背光系统的横向的温度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背光系统的纵向的亮度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背光系统的横向的亮度分布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背光系统的模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背光系统的纵向的温度分布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背光系统的横向的温度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益禧三菱电机视讯有限公司,未经恩益禧三菱电机视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3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