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接侧边搭接的密封轨道的焊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3667.5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L·吉斯勒;A·尼德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丹加工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5/06 | 分类号: | E04D15/06;B29C6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刘华联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 侧边 密封 轨道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于搭接地敷设的扁平的密封轨道进行连接的焊接机(Schweiβgert)。它具有一由辊支承且传动的底盘、一用于对于密封轨道进行局部加热的加热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底盘上且用于压合彼此要进行热连接的密封轨道的压紧辊。
背景技术
已普遍公开并使用这种类型的焊接机,用于沿着它们搭接的边缘区域焊接例如由塑料制成的薄膜和密封轨道。将密封轨道彼此连接,其办法是将它们在彼此对置的侧边的边缘区域处局部进行加热,并且进行热压合。这种压合通常是用至少一个设置在焊接机的一自行走的底盘上的压紧辊进行的。该压紧辊同另一些辊一起支承着底盘。
已公开的焊接机是稳定的,并且以它们的重量的主要部分给压紧辊加载,以便为一种优质的焊接提供高的压紧力。通常也将压紧辊设计成驱动辊,因为它紧紧地挤压着底基、并且因此由于它的高的摩擦连接而保证向前运动的良好的力的引入。这样一种被传动的压紧辊优选地设置在焊接机的底盘的一沿焊接方向的后端部上,紧挨着用于加热密封轨道的加热装置进行布置。
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焊接机也可用于焊接沥青-密封轨道(Bitumen-Dichtungsbahnen)。从物理的观点看,沥青属于热塑性材料,也就是说它的特性与温度有关。在冷却时它变硬,在加热时它无级地经历从固体经过粘稠的直到稀液的所有状态。在焊接沥青-密封轨道时,必须对它加热,直到该沥青在应连接的部位处至少是粘稠的。在这样一种焊接过程中,焊接机的底盘常常与流体的沥青接触,并且被它弄得很脏。特别是支承底盘的辊遇到这样的问题,其中,对于沥青-密封轨道进行热挤压的压紧辊特别是没有遮挡。它直接在搭接区、也就是在塑化区域中运行。
对于位于硬底基上的薄膜来说,使用硅树脂用作压紧辊材料,以便能对倾斜作用的力作出弹性的反应。在焊接沥青或者其它类似的弹性材料时,也使用这些压紧辊。要将搭接的边缘区域在它们的宽度上均匀地压合,这样的焊接连接的质量与压紧辊的滚动面的平坦性有关。在焊接沥青-密封轨道、含沥青或者类似的密封轨道以及其它的弹性密封轨道时,塑化的材料增加地润湿滚动面,并且不均匀分布地粘在那里。为了不出现质量损害必须经常手工地清洗压紧辊。这种清洗是费事的,因为材料牢牢地附着在传动辊上。因此,为了进行清洗,需要较长时间地中断焊接过程,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建议一种实际上能不间断地工作的焊接机。
这个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焊接机得以完成。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可得到本发明的其它有利方案。
在根据本发明的焊接机中,在底盘上设置由相同的或者其它材料制成的第二压紧辊用作备用压紧辊。这个压紧辊可无需工具地对于与一被传动的轴相耦合的第一压紧辊进行更换。因此在需要时很快地、并且无等候时间地手头就有了干净的、没有沥青弄脏的压紧辊。该压紧辊可容易地从底盘上拆下来。当从传动轴上取下已弄脏的第一压紧辊之后,可安装上第二压紧辊、并且固定在传动轴上。
如同在更换后的安装一样,在将第一和第二压紧辊从焊接机的底盘上拆下来时不需要使用工具。因此就可以不必取工具或者等待工具地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更换。合适地将备用压紧辊如此地设置在底盘上,即它用它的主要重量在传动轴上加载,以便使被传动的压紧辊的使底盘运动并且压合沥青-密封轨道的牵引和压紧力实现最佳化。
优选的是,底盘具有一用于第二压紧辊的支座,该支座优选地沿焊接方向设置在第一压紧辊的后面。当将第二压紧辊装入到该支座中时,焊接机的重心向传动轴的方向移动,并且如所希望的那样,传动轴承受附加的载荷。该支座可以具有一用于推开备用压紧辊的轴,或者一用于容纳第二压紧辊的优选为圆筒形的容纳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紧辊通过一带有凸缘的滚花螺钉固定在传动轴上。为此,传动轴在端侧具有一相应的内螺纹。滚花螺钉可拧入到该内螺纹中。通过这一措施将第一压紧辊与传动轴刚性耦合,其中,滚花螺钉阻止压紧辊轴向移动,和/或者阻止压紧辊从传动轴中脱落。压紧轴可借助滚花螺钉用手安装和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丹加工技术公司,未经莱丹加工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3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