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成型方法和转鼓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3754.0 | 申请日: | 200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贾路易吉·博西奥;罗伯托·伦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4 | 分类号: | B29D30/24;B29D30/20;B29D30/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车轮 轮胎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2815049.X、发明名称为“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成型方法和转鼓”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为车轮制造轮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形成一胎体套,该胎体套上设置有一对在轴向上相互分离开的、环形的胎边增强结构件,并具有至少一帘布层,其相对两端的襟片各缠绕着所述两环形胎边增强结构件中之一;将胎体套传送到一成型转鼓上;对所述胎体套进行成型,使其成为环面体构造;在以此方式成型后的胎体套的侧面上贴加一对胎壁,每一侧面都从其中一个环形胎边增强结构件沿径向向外延伸。按照上述的方法,制造一个车轮轮胎的过程还包括步骤:形成一外套体,其包括一带束层结构件和一胎面,其中的胎面贴敷在带束层结构件上的径向外侧部位上;以及环绕着设置在成型转鼓上的胎体套将所述外套体传送到一个对中位置处,由此可将外套体贴加到作为该成型加工结果的胎体套上。可按照任何公知的方式来完成与制造外套体相关的作业,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而言,这些作业并无任何特定的重要性,因而在下文中将不对此作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转鼓,更确切来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成型转鼓,该转鼓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半转鼓,在进行转动方面,这两个半转鼓是一体的,两半转鼓构成了所述转鼓,它们中的至少之一可相对于另一半转鼓在轴向上双向移动。每一所述半转鼓都包括一个适当的可膨胀部分,其使一胎壁发生翻折,从而使胎壁可被贴加到胎体套结构件的对应侧面上;所述转鼓上还设置有可径向扩张的夹持装置,其用于将胎体套的胎边保持在成型转鼓上,并设置有对中装置,其用于将胎体套在轴向上居中地定位在成型转鼓的赤道面上。
背景技术
一种在本领域内获得广泛使用的轮胎制造方法通常被称为“两步式工艺”。更具体来讲,在该轮胎制造工艺中,首先是将一层或多层帘布层敷设到一第一圆筒形转鼓上,从而形成一圆筒形的套体,该转鼓通常被称为“制造转鼓”或“第一步骤转鼓”。位于胎边处的环形增强结构件被安装到一层或多层帘布层相对两端的襟片上,然后,帘布层的襟片包绕过环形结构件,以此方式就可将增强结构件包裹在一种环圈中。
然后,将按照此方式制得的胎体套传送到一第二转鼓上,该转鼓也被称为“成型转鼓”或“第二步骤转鼓”,在该转鼓上,用于形成胎壁的、弹性体材料的条带可能已事先被布置好了。
然后,将胎体套成型为环面体构造,并将其与一个先前已设置在一对中位置上的外胎面外套体接合起来,其中的对中位置是相对于胎体套而言的,外胎面套包括一带束层结构件和一胎面,胎面在径向上叠压在带束层结构件上。
在胎体套结构件已被执行成型之后,成型转鼓上合适的可膨胀部分使弹性体材质的所述条带发生翻折,从而将它们贴敷到胎体套结构件的侧面上,其中的可膨胀部分例如是由杠杆机构或可充胀腔室构成的。
例如在专利文件FR-A-2093180和US-3990931中就描述了基于上述原理的方法和设备。
这种方法致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这样的事实:第二步骤中执行的所有操作都是在一个胎体套上进行的,而此时胎体套在成型转鼓上尚未精确地对中在其安装位置;换言之,胎体套的赤道面可能并未与所述转鼓的赤道面重合,因而,其在后者上是仅利用由可径向扩张的合适夹持装置所施加的紧固力而实现固定的,夹持装置位于胎体套上对应的增强部分处,在下文中,如通常所采用的称谓一样,将此增强部分简称为“胎边”。
上述的保持力可能不足以防止胎边相对于对应的夹持装置产生小量的位移,或者不足以防止帘布层从缠绕着环形胎边增强结构件的状态松卷开—尤其是在对胎边执行环面成型的步骤中,从而,由于安装不正确和/或胎体套随后在转鼓上发生位移或帘布层在胎边处脱卷,对胎体套的成型作业可能会出现变形,因此,最后完工的轮胎会具有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从而由于其在使用中是欠平衡的,必须要被归为废品。
专利文件EP-997263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两步式工艺,其介绍了用于制造轮胎的一种方法和设备,按照其所公开的内容,在将胎体套传送到转鼓上的步骤的末了,在将胎体套固定到成型转鼓上的过程中,要确保胎体套实现轴向对中。
但是,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随着一种新型轮胎的出现,该问题变得更为重要,例如在第5634993号美国专利中就充分地公开了这种新型轮胎。这种轮胎的特征在于:其使其胎边接合到一个具有胎边支撑面的轮辋上,换言之,使胎边的底部在轴向上面朝向外侧,或者也可以这样讲:使其倾斜成圆锥面的形式,且该圆锥面在轮辋转动轴线上的顶点在轴向上位于轮胎的外部,其中,优选地是,两胎边具有互不相同的装配直径和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3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