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减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3996.X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金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勇虎 |
主分类号: | B60G15/07 | 分类号: | B60G15/07;B60G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300吉林省珲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减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中小型车辆的减振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减振均采用减振弹簧直接支撑。其作用仅起到支撑的作用。被动的承受车辆所 受到的各种负面作用力,如转向时所引起的侧倾力,受地面倾斜引起的倾覆力等。并且,受分配到每一单 独的减振弹簧的簧载质量固定的影响,使弹簧的刚度应用范围变窄。从而使车辆在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之 间无法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车辆减振的效能,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平衡稳定性及操控稳定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交叉支撑的方法。在车体的质心上方,车体上两点与两根互相交叉的加 长的减震器(或支撑杆如附图3)的上端相铰接,减振器的下端作用与车桥。减振弹簧作用与减震器的两 端。U型横向稳定杆两端为分别与车桥相铰接。中间部分为轴,与车体相铰接,并且车体可延轴横向滑动。 在这里减震器与减震弹簧不仅起到支撑车身减少路面对车体的冲击的作用,而且是车身与车桥之间测向连 接构件。横向稳定杆也同时兼顾平衡车身及车桥与车身的纵向连接的作用,并且起到防止车身过渡横向位 移的作用。
工作原理如下:
当一侧车轮受到冲击,车轮上升推动减震弹簧作用与车体的另一侧,这时,由于车桥与车体之间发生 扭曲,横向稳定杆产生一扭力。与减震器作用于车体使车体失去平衡的力相反,使车体保持平衡,从而使 一侧的冲击力由车的两侧的大部分重量承担。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及操控稳定。当两侧的车轮同时受到 冲击时,冲击力由两侧的减震弹簧承担。横向稳定杆上下摆动仅作为车桥的纵向拉杆。
当车体受到测向力时,由于减震器与减震弹簧不仅起到支撑车身减少路面对车体的冲击的作用,也是 车身与车桥之间测向连接构件。因而当侧向力作用于加长的减震器时,由于减震器是交叉支撑,并且支撑 点高于质心,当减震弹簧收缩时,受向心力及减震弹簧收缩影响车体内倾。并作少许向外位移,减缓了向 心力的影响。横向稳定杆这时起到了一个防止车体过于内倾,及控制车体相对于车桥的位移量的作用,由 于车体在受到测向力时是向内倾斜并作少量的缓冲。所以减轻了向心力对车内成员的影响,也缓解了侧向 力对车轮的冲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和操控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原理简图
1车体(车架),2车轮,3车桥,4减震弹簧,5横向稳定杆,6加长的减震器,7质心。
附图2附图3为减震器与车桥的之间其他的作用方式原理简图,以减少车体相对于车桥的侧向位移。
附图2
1车体(车架),2车轮,3车桥,4减震弹簧,5横向稳定杆,6加长的带有拐角的减震器,
附图3
1车体(车架),2车轮,3车桥,4减震弹簧,5横向稳定杆,6减震器,7支撑杆,8铰链。
附图3中,支撑杆上端与车架铰接,下中部一点与减震器上端铰接,下端通过铰链与车桥铰接。铰链 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上限夹角(a),不能大于铰链与支撑杆的铰接点到,支撑杆上端与车体 (车架)的铰接点间的连线与水平面的角度(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勇虎,未经金勇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3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质梯形带直排式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分矿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