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接插印刷电路板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4260.4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诺尔曼·B.·德罗斯希尔斯;迪恩·F.·赫林;保罗·A.·沃姆斯比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0 | 分类号: | H05K7/10;H05K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莘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印刷 电路板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中的印刷电路板安装。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印刷电路板精确地接插在受限空间中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可拔插组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已变得很常见。计算机系统通常使用共同被称为子卡的可拔插存储器、硬盘驱动器以及各种硬件。许多维护、修理或升级操作可能涉及在计算机已打开并且正在运行时移除硬件或插入硬件或二者皆有。
在服务器机架或底架中,紧密相邻地贮存有许多计算机组件。通常,这些机架具有许多电子电路板。这些电子电路板可以以组(bank)为单位彼此上下或左右对齐。这些电子电路板可以为系统提供存储器,或执行计算机系统内的特定的其它操作。
传统上,通过以下操作来实现对电子电路板的更换:移除盖,通过将先前的电子电路板从管座(header)拔出来而移除该先前的电子电路板,然后通过将新的电子电路板直接插入管座而接插该新的电子电路板。然而,经常按照使得难以实现精确且小心地接插电子电路板的机械优势的配置安装计算机组件。如果在关注空间的情况下需要插拔电子电路板,那么可能必需从相邻插槽中移除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板。该过程可能要求关闭整个系统。
计算机系统连续运行是相当普遍的。因此,优选的是,在不干扰相邻电路板的操作的情况下通过热拔插来实现组件的安装、移除或替换。这必然意味着用户要操纵通电系统的组件。期望有一种在没有损害用户或组件的风险的情况下插入或移除电子电路板的手段。
由于不均匀地施加力或未对齐子卡与连接器插槽,使得在将诸如子卡的印刷电路板插入连接器或管座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坏印刷电路板。理想的是,将卡小心地放置于连接器之上并与连接器平行,然后缓慢且稳固地正对着连接器按压该卡,直到进行了成功的连接。急率(haste)和不可达性仅仅是可能使理想连接根本不会发生的许多因素中的两个因素。
因此,需要一种即使在非常紧凑的空间中也使对电子电路板进行安全、有效且简单的插入和移除容易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选择性地可固定在相邻于第一电子连接器的位置处的导板;与所述导板大体平行放置的安装板,其中将所述安装板垂直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导板;耦接在所述导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以及固定地耦接到所述安装板的电子电路板,该电子电路板具有可与所述第一电子连接器选择性地紧密配合的第二电子连接器,其中对所述机械连杆机构的致动使所述安装板和电路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连接器垂直移动足以插入和移除所述第二电子连接器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带有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子电路板固定于链接到导板的安装板上;将所述导板插入包括带有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电子电路板的底架中;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准;施加与将所述导板插入所述底架中的方向大体平行的力;将所述力转换到与将所述导板插入所述底架中的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沿与将所述导板插入所述底架中的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移位所述安装板;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容纳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中,或者,可替换地,从所述第二连接器移除所述第一连接器。
根据对如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更具体的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发明的类似部分。
附图说明
图1和2是通过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耦接的导板和安装板的透视侧视图,其中该安装板分别位于下部位置和上部位置中。
图3是固定于安装板并且固定在上部位置中的子卡的透视图,其中该子卡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准。
图4是固定于安装板并且固定在下部位置中的子卡的透视图,其中该子卡连接器插入到该第二连接器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板10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透视图。该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多个枢轴臂12、14、连杆臂16以及两个定位臂18、20。这些臂在枢轴接合点22、24处枢轴地相互耦接,并且在枢轴耦接点26、28处枢轴地耦接到导板10。这些臂优选地由诸如金属的刚性材料制成,以在拉伸和压缩时均保持其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CD40L表达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固化树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