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成型机的关闭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4264.2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M·鲍尔;T·艾岑贝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格尔奥地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4 | 分类号: | B29C45/64;B29C45/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地址: | 奥地利施***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成型 关闭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成型机的关闭单元,带有一个活动的成型夹板、一个固定的成型夹板和一个通过连接器件与活动的成型夹板连接的支承板,其中在施加关闭力时通过连接器件将力传递到支承板的正面上。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这样的支承板。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机的关闭单元用于接纳注射工具并且执行对于关闭、保压和打开所必需的运动。通过关闭单元施加对于保压和打开所必需的力。注射成型机典型地根据其关闭力来划分,在现有技术中关闭力在几百kN与大约100000kN之间。当然关闭力引起相应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作用到关闭单元上。在杠杆机构例如在AT 412 855中描述的肘杆机构中,在支承板区域内的高负载导致变形。这带来的后果是铰链或杠杆支承(Hebellager)的相对位移。为了在重量和成本最小化的观点下使导向元件以及必要时横梁或横梁调节螺纹的负载保持尽可能小,到目前为止整个构件高度的提高和/或支承板的重量方面强烈的加强用于减小支承板的挠度。这不仅导致扩大本来已经很占地方的注射成型机,而且由于提高的材料需求导致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关闭单元,其中减少上述缺点。尤其是减小或者避免在建立关闭力时铰链或杠杆支承的相对位移。
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通过在支承板的正面与背面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构成为使支承板的正面的那些被传递力的区域在力作用(anliegen)时均匀地变形,不仅可以使用一个尺寸较小的支承板,而且此外通过支承板正面的均匀的沉降在容易坏的铰链和杠杆支承内出现均匀的负载。作为附加的效果,关闭力均匀地分布到模具和注射工具内。优选设有多个凹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规定,连接器件通过铰链和设置在支承板上的连接板与支承板连接,以便力通过连接板传递到支承板上。此时支承板可以构成为使得在那些在建立关闭力时受较强负载的连接板的区域内的凹槽比在那些不那么强地受负载的连接板的区域内的凹槽构成得大。例如凹槽可以构成为使得凹槽在那些在现有技术中产生较小变形的区域内相应较大,以便该区域产生较大的变形,其中凹槽相应适配于最高变形的区域。
在最简单的情况中规定,凹槽只设置在那些设置于端板的最强挠曲的部分内的连接板的区域内。
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从一个作为连接器件的杠杆机构出发,当然也可以设有液压的连接器件,例如活塞-缸单元或其他连接器件。
在现在已知的支承板的实施方式中,整块板如同中间受负载而外侧支承的弯曲杆,由此在多个因梁弯曲而相对移动的带有销的杠杆套筒之间出现表面压力的不均匀分布。通过本发明的凹槽可以获得均匀的变形。
为了在同时较少的材料费用情况下使变形整体上保持较小,此外规定,在支承板正面的可通过力变形的区域内在凹槽区域内附加地在支承板的正面与背面之间设置斜撑。在此斜撑设置成使得力在那些变形较大的区域内转向,以便在较小变形的区域内出现提高的变形,并且在现有技术中较强变形的区域不那么强地变形。为了所述目的有利的是,斜撑与关闭力方向之间形成不同于0°的角度、优选35°-55°之间的角度、特别优选45°的角度。已经证明有利的是,凹槽在横截面内也就是在沿着关闭力方向的剖面内大致构成为三角形或梯形的。在三角形中证明有利的是,它构成为直角和/或等腰的。优选设有至少三个连接器件。特别优选多个(至少三个)连接器件沿着一条基本上直的线。
在最简单的情况中连接器件包括肘杆机构。
除了关闭单元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这样的关闭单元的支承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借助于附图详细解释,其中:
图1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注射成型机的关闭单元的侧视图,
图2按现有技术的支承板,
图3如在图1中实现的按本发明的支承板的实施例,
图4按本发明的支承板的斜视图,
图5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和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格尔奥地利有限公司,未经恩格尔奥地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