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焦车用罐笼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4277.X | 申请日: | 200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正义;都筑昭;伊藤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重机器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B33/14 | 分类号: | C10B33/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焦车用 罐笼 | ||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母案申请的申请号:200410071381.9,申请日: 2004.7.23,发明名称:导焦车用罐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将从焦炉的炭化室推出到室外的焦炭导入熄焦车 内的导焦车(焦炭导引车)上设置的导焦车用罐笼(cage)的改良。
背景技术
通过在焦炉的炭化室中干馏炼焦煤而制造的焦炭由推出机的推焦杆 (推出棒)推出到室外的。为了将该推出的焦炭导至熄焦车,目前使用有 能沿焦炉的炭化室的并行设置方向进退自由地在轨道上移动的导焦车。
在该导焦车上,设置了作为焦炭排出口的罐笼(栅格)。该导焦车用 罐笼旋转自如地被保持在车轮保持部件上,且该车轮保持部件被固定在该 罐笼的托架上,并经由与设置在导焦车的上部的机架(长条状的钢材)相 接地移动的吊挂车轮,由导焦车相对各炭化室进退自如地进行支撑。
该导焦车用罐笼,由所述托架以大致相互平行的竖立设置状态进行支 撑,具有形成从各炭化室推出到室外的引导路径的左右一对导向板(平 板)。
对该一对导向板的功能与焦炉附近的导焦车以及罐笼的动作一同进 行详细说明,首先,当并排设置在焦炉上的多个炭化室中的、一个炭化室 结束煤的干馏时,所述推出机移动至该炭化室的所谓设备侧面(machine side)的同时,导焦车移动至同一炭化室的与设备侧面相反侧的出焦侧面。
接着,该炭化室的出焦侧面一侧的炉盖由导焦车的炉盖拆装机构取 下,导焦车用罐笼从导焦车的可动范围的后退端(离炭化室最远离侧)移 动至前进端(离炭化室最接近侧),并使分别设置在一对导向板前端部的 密封材料(刃形支承)分别抵在炭化室窑口两侧的炉框部。通过所述动作, 可以确保炉框和导向板前端部间的密合性(气密性),同时,形成从炭化 室的窑口至一对导向板间的通路。
然后,将炭化室的设备侧面一侧的炉盖由推出机的炉盖拆装机构拆 下,并在该炭化室内插入推出机的推焦杆,向导焦车推出该炭化室内的焦 炭,则该被推出的焦炭被设置在导焦车用罐笼底部的导引座所支撑,且通 过所述一对导向板向熄焦车的前进方向引导的同时,通过设置在所述罐笼 的背面侧的排出口,排出到熄焦车中。
由于从炭化室推出至室外的焦炭是约1000℃的高温,因此与该焦炭直 接接触的导向板在引导焦炭期间,会处于高温下烘烤的状态。因此,热从 该导向板传导至导焦车用罐笼的托架,从而有时由于该焦炭的热使托架在 罐笼的宽度方向变形。
可是,在焦炉中,由于炭化室内附着碳或煤的干馏不充分等原因,煤 炭的推出操作会在中途停止,并引起所谓挤满现象。
此时,高温的焦炭长时间滞留在导焦车用罐笼内,则托架不单只是变 形,还会由该变形托架产生永久形变。由于该托架变形,使固定在托架的 车轮保持部件的竖直方向的倾斜度发生变化,从而导焦车用罐笼接触到机 架且不能顺畅地移动,妨碍了导焦车用罐笼相对于炭化室的进退移动,拖 延了由导焦车进行的从炭化室到熄焦车的焦炭排出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做出的,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由 于所谓挤满现象、而高温的焦炭长时间滞留在导焦车用罐笼内的时候,也 能顺畅地进行相对于炭化室的进退移动的导焦车用罐笼。
本发明的导焦车用罐笼,经由车轮可相对于焦炉的炭化室进退自由地 支撑在导焦车的机架上,并且,具有:形成从各所述炭化室被推出到室外 的引导路径的一对平板、和以相互大致平行的竖立设置状态支撑该一对平 板的托架,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与所述一对平板垂直方向上可旋转自由地 被连结在所述托架上的车轮保持部件来旋转自由地保持所述车轮。
通过该导焦车用罐笼,即使在由于所谓挤满现象使高温的焦炭长时间 滞留在导焦车用罐笼内、而由焦炭热使托架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车轮 保持部件相对于托架进行旋转,将车轮保持部件的竖直方向的倾斜度维持 为大致一定,因此,能够车轮接触托架地顺畅地移动。
在所述的导焦车用罐笼中,优选在各平板和所述托架之间夹装绝热材 料。
采用所述优选的结构,由绝热材料阻断从与高温的焦炭直接接触的一 对平板向托架的传热,从而抑制由焦炭热引起的托架变形。
在所述导焦车用罐笼中,优选所述托架由600℃的屈服强度为常温下 屈服强度的1/2以上的钢材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重机器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住重机器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钢构件折弯机
- 下一篇:圆锥渐开线齿轮和齿轮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