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输入触点的连续相对移动所代表的功能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4291.X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富;谢腾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触点 连续 相对 移动 代表 功能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的领域,更特别是一种判定扫描讯号遮蔽取得位置型触控面板的多输入触点的连续相对移动所代表的功能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电子装置的输入是以键盘与鼠标为之,而不能以人类直觉的方式为之。之后,触控面板已被广用于各类大小型电子装置中,此时使用者得以手或触控笔触及其上的屏幕的方式进行触点输入,此时屏幕下方所设的感测装置感测触点输入的位置,以达成触控电子装置的操作的目的。以感测触点输入的感测机制分,触控面板可分类为电阻式、电容式、表面声波(SAW)式及红外线(IR)式等触控面板。
甚者,触控面板更得以多点输入的方式代表使用者下达的功能,此时使用者以其手在屏幕上做出特定手势,即数手指之间有其特定的相对移动,如此可利于使用者以更进一步直觉的方式进行功能的输入,而不需通过各类使用者图形接口(GUI)为之,所述的功能则可为窗口缩放及全景功能等。
与上所述相同的是,为达成触控面板上的多点输入功能,其屏幕下方的感测装置必须能感测所述的输入点在屏幕上的相对移动情形。亦即,只要能判知使用者的各手指的相对移动情形,则使用者所输入的手势及所欲执行的对应功能亦能得到判知。
表面声波式及红外线式触控面板的触点输入的位置感测机制可分别见于图1(包括A、B、C及D图)及图2(包括A、B、C及D图)的示意说明。如图1A所示,一表面声波式触控面板10包括一屏幕区11及一元件设置区12,其中屏幕区11位在触控面板10的中央部分,元件设置区12则围绕屏幕区11而位在触控面板10的周围地带。元件设置区12包含一第一换能器13a、一第二换能器13b、一第三换能器13c及一第四换能器13d,并包含四组具讯号波的部分反射与部分透射能力的反射元件14a、14b、14c及14d,所述的各组反射元件14a、14b、14c及14d分别沿屏幕区11的四个侧边排列,其中第一及第二换能器13a及13b沿触控面板10的一横轴X而设,第三及第四换能器13c及13d沿触控面板10的一纵轴Y而设,该四组反射元件14a、14b、14c及14d的二者14c及14d沿横轴X而设,另二者14a及14b则沿纵轴Y而设。
在实际操作时,一电能讯号Signal_Ei1被送进触控面板10的横轴X上的第一换能器13a中,第一换能器13a接着将该电能讯号Signal_Ei1转换为一振动波讯号Signal_V1,该振动波讯号Signal_V1接着沿反射元件组14a及14b半行进及被半反射(如对应箭头A1所示),最后为第二换能器13b接收,并将该经接收得到的振动波讯号Signal_V1转换为一输出电能讯号Signal_Eo1。同样地,一电能讯号Signal_Ei2被送进触控面板10的横轴X上的第一换能器13a中,第一换能器13a接着将该电能讯号Signal_Ei2转换为一振动波讯号Signal_V2,该振动波讯号Signal_V2接着沿反射元件组14c及14d行进(如对应箭头A2所示),最后为第二换能器13b接收,并将该经接收得的振动波讯号Signal_V2转换为一输出电能讯号Signal_Eo2。其中,横轴X与纵轴Y上对应的各换能器14a及14b与14c及14d之所以在不同时间工作是为了使振动波讯号Signal_V1及Signal_V2不致互相干扰。
由于四组反射元件14a、14b、14c及14d具有讯号波的部分反射与部分透射能力而将振动波讯号Signal_V1及Signal_V2部分反射而分别为第二及第四换能器13b及13d所接收,故此时自第二及第四换能器13b及13d所接收得的输出电讯号Signal_Eol及Signal_Eo2如图1B所示,其中各输出电能讯号波出现在不同时间t上是因各组反射元件14a、14b、14c及14d对振动波讯号Signal_V1及Signal_V2反射至第二及第四换能器13b及13d的所需时间不同所致,而Vy及Vx分别代表输出电能讯号Signal_Eo1及Signal_Eo2的电压值,并分别与该触点输入点的横轴坐标及纵轴坐标相关。此外,Vx出现的时间较Vy出现的时间为长是因振动波Signal_V2在抵达对象所在位置P所经历的路径较长之故。此外,所述的各组反射元件14a、14b、14c及14d的设立自所述的对应的换能器13a、13b、13c及13d方向观之为由疏渐密,此是因振动波讯号Signal_V1及Signal_V2随着行进路径的增加而讯号渐弱而须被加补偿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