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内表面具有薄膜的成型产品的成型方法和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4790.9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西田正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9C45/10 | 分类号: | B29C45/10;B29C45/17;B29C45/26;C23C14/3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晓广;陆锦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内 表面 具有 薄膜 成型 产品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要求2006年9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53558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主题在此以参考的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其内表面上具有薄膜的成型产品的成型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成型方法的成型设备,所述成型方法包括通过滑动模和固定模成型半成型产品的主要成型步骤和在通过上述步骤提供的半成型产品的一个面上形成薄膜的薄膜形成步骤,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其内表面上具有薄膜的成型产品的成型方法和用于执行所述成型方法的成型设备,所述成型方法包括通过滑动模和固定模成型一对半成型产品以提供结合部分的主要成型步骤,在由主要成型步骤提供的半成型产品之一的表面上形成薄膜的薄膜形成步骤,以及使通过所述薄膜形成步骤成型有薄膜的一个半成型产品与该对成型产品中的另一个半成型产品相配合并且紧固模具以在结合部分结合的次要成型步骤。
背景技术
作为在空心构件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具有大约几μm厚的薄膜的空心成型产品,例如,可以是安装在车辆上的前灯、尾灯等。这种灯包括连接有灯泡的凹形的主体部分,和整体地连接在主体部分的敞开部分上的透镜部分。主体部分通过例如注射成型被成型而成,另外,通过使用位于真空容器内的专用吊架垂下,该真空容器通过遮挡外表面的不必要部分等等而专用于薄膜形成,接着,通过后面提到的薄膜形成方法形成有薄膜。另外,形成有薄膜的主体部分和与主体部分分开成型而成的透镜部分设置到各自的模具,通过将主体部分的敞开部分和透镜部分的边缘配合/对接在一起,并且将熔融树脂注射到对接在一起的结合部分而形成整体,从而成型在其内表面上具有薄膜的空心成型产品。
已经提出一种在主体部分的内表面上或者板表面上形成薄膜的薄膜形成方法。例如,已经提出溅射法,真空薄膜形成法,离子电镀法和化学薄膜形成法等,在所述溅射法中,通过使要形成薄膜的板和靶彼此相对,在大约几Pa到几十Pa的氩气环境下给靶施加几kV的负电压并放电,从而形成薄膜,在所述真空薄膜形成法中,通过将板和蒸发源容纳在真空容器内而形成薄膜,在所述离子电镀法中,在氩气压力为几Pa的真空中通过给板施加几kV的负电压而形成薄膜。
JP-B-2-38377披露了一种通过注射成型的空心成型产品的成型方法。这种成型方法包括:通过一对由固定模和滑动模构造的腔室成型一对半空心成型产品的主要成型,这对半空心成型产品在其敞开部分的周围各提供结合部分;打开模具使半成型产品之一保持在固定模一侧并且另一个半空心成型产品保持在滑动模一侧,进而将滑动模滑动到该对半空心成型产品的结合部分相配合的位置上,,接着移动、紧固模具的步骤,和将熔融树脂注射到结合部分以结合的次要成型。
日本专利No.3677033披露了一种在其内表面上具有薄膜的空心成型产品的成型方法,包括通过JP-B-2-38377中披露的注射成型方法的一对半成型产品的主要成型,和次要成型,在该次要成型中,打开模具使得半空心成型产品之一保持在滑动模上,且另一个半空心成型产品保持在固定模一侧上,滑动滑动模使得保持在滑动模上的半成型产品与设置在固定模上的用于薄膜形成的凹部相对地紧密接触,通过设置在用于薄膜形成的凹部上的薄膜形成室在半空心成型产品的内表面上形成薄膜,随后,将滑动模滑动到该对半成型产品的结合部分相配合的位置,接着滑动模具,并且将熔融树脂注射到结合部分中以结合在一起。
根据日本专利No.3677033中披露的方法,不需要临时拆开主要成型产品以送至用于薄膜形成的真空容器的步骤。因此,在传送主要成型产品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由于来自手上的污物、灰尘等粘附到主要成型产品上而污染薄膜形成表面造成的薄膜形成失败。另外,该对半空心成型产品的注射成型,通过薄膜形成形成薄膜,随后,通过次要注射成型使该对半空心成型产品结合在一起,以及提供在内表面上具有薄膜的空心成型产品成品的各步骤可以自动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