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氏体不锈钢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294.7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耀义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2C38/5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74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 不锈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
背景技术
国标0Cr18Ni9(304)钢,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家庭用品,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等,可制成各种形状规格的样件,如钢线,圆钢,方钢,锻件,法兰等。但是,当前,国标0Cr18Ni9(304)钢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0Cr18Ni9钢中镍含量较高,为8%~10%,而我国的镍资源匮乏,且近年来,镍价格上涨较快,造成此牌号的不锈钢价格昂贵。
2)0Cr18Ni9钢在复杂形状或拉伸状态下变形抗力大,加工硬化率高,从材料到产品成型,中间需穿插几次退火,造成生产效率低且能源耗费大。
3)0Cr18Ni9钢在制作薄壁零件时,经拉伸后有微磁性,不能使用于无磁要求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塑性、拉伸性能好、拉伸后无磁性、耐腐蚀性良好,且价格又相对低廉的奥氏体不锈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奥氏体不锈钢,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r 12%~14%,Mn 16%~18%,C 0.03%~0.15%,N 0.15%~0.35%,所述不锈钢的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即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奥氏体不锈钢,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r 12%~13.5%,Mn 16%~17.5%,C 0.03%~0.10%,N 0.15%~0.25%,所述不锈钢的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本发明的奥氏体不锈钢,其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为Si,P,S,Ni,其允许使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为:Si≤1.0%,P≤0.035%,S≤0.03%,Ni≤0.35%。
本发明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典型的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其各种主要成分比例选择理由如下:
1)Cr:12%~14%。根据钢中含铬量达到Cr/Fe的n/8定律确定。当Cr<12%,则不锈钢耐腐蚀性大大降低;当Cr>14%,则γ区缩小,α-Fe区扩大,热加工时晶粒会急剧长大,使钢变脆,达不到后期冷拉伸效果。为了获得更满意的机械性能,Cr的上限设定为13.5%。
2)Mn:16%~18%。Mn元素的作用是部分替代镍,节约贵重金属。Mn能扩大γ区和稳定奥氏体,而且铬锰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强性比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高。同时高锰钢能提高钢水的流动性,便于N的吸收,从而大大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如果Mn<16%,则γ区缩小,不利于奥氏体的形成和稳定,且钢的磁性会增加,塑性也会降低;反之,Mn>18%,更有助于σ相的形成,钢易出现脆化,机械性能降低。优选状态时,Mn含量上限为17.5%。
3)C:0.03%~0.15%。其作用是提高钢的强度和促进奥氏体的形成。如果C>0.15%,碳化物的数量就会增多,而基体中铬含量减少,钢的耐腐蚀性就会降低;如果C<0.03%,钢的强度就会下降,冶炼成本也会增加。所以C的含量设定为0.03~0.15%的范围。为获得更明显的效果,C含量的上限优选取0.10%。
4)N:0.15~0.35%。N的作用也是部分替代镍(相当于30倍的镍当量),同样节约贵金属镍。N也是扩大γ区和稳定奥氏体的元素,又是固溶强化元素和碳化物强化元素,所以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改善热加工性能,使部分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从而提高焊接性能。N<0.15%时,γ区缩小,不利于奥氏体的形成和稳定,则钢的强度和韧性明显下降;N>0.35%时,虽然奥氏体更稳定,但强度太高,增大拉伸系数,反而不利于拉伸。优选N含量上限值为0.25%。
与现有0Cr18Ni9(304)钢相比,本发明的奥氏体不锈钢以经济性和适用性为目的,含有较高组分的锰和氮元素,部分地替代镍,使合金的原料成本下降;基本保持原有0Cr18Ni9(304)钢的耐蚀性,而且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拉伸性能;拉伸后无磁性,可满足无磁要求的场合;冷热加工性能良好,适用于各工业领域,尤其适合于制作筒形、杯、盆、碟、纽扣等形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耀义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耀义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