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医药本体的在线编辑和维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362.X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晖;汤萌芽;宓金华;陈华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G06Q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医药 本体 在线 编辑 维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因特网的分布式本体协同工作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中医药本体的在线编辑和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性趋同化的时代,全球化是这种趋势的一个必然结果。今天,人类面临诸多共同棘手的问题,全球化体系要求对各国的传统文化与特征有一个认同问题,语言系统工程则正好解决了这个难点。从未来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看,计算机自然语言智能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实现信息到知识的转换,使人类脑力劳动进一步解放。信息时代将从当前的以数据处理为主导的初级阶段过渡到以知识处理为主导的高级阶段,导致高级形式的信息产业——自然语言知识处理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Medical Language System,TCMLS)为这一突破构筑了宏伟的蓝图,在句类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实现计算机自然语言智能关键技术的突破。同时,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中医药数字化的发展奠定语言基础,成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工程。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推进,尤其是Internet和多媒体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已经开始转向支持人类广泛和有效的工作模式——协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极大地提高人们协同工作的整体效率。如今,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已逐步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支持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分布式协同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分布式中医药本体编辑维护系统使得多个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同时对同一领域的中医药知识库进行编辑,从而以更快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完成中医药本体的编辑。
目前大多的本体编辑维护工程是基于桌面系统的,除了不利于各领域专家的协同工作,同时对已有的知识和数据进行发布也造成了困难。众所周知,中医药领域所蕴含的知识库之庞大,知识表达之复杂,因而对该领域的知识的整理和认同必然需要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领域专家进行协同工作,同时中医药领域是一个富含经验知识的体系,因此其开发过程必然是一个螺旋向上不断累积的过程,因此协同工作非常必要,而传统的桌面系统很难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因而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是最佳的选择,它为每一个用户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接入口。
同时,现有的工具大多缺乏有效的权限管理,虽然基于中医药领域的本体编辑需要各领域专家的协同工作,但同时也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用户管理和数据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博采众长,而另一方面也能控制数据的质量保证领域知识的权威性和精确性。
此外,由于本体知识往往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内,由于数据量不大,而且大多采用了桌面系统的方法,所以往往一次性把数据读到内存中来,但是由于中医药本体共收录概念十万余条,已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传统医学本体,因此一次性读入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医药本体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中医药本体的在线编辑和维护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中医药本体在线编辑和维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五级权限管理的协同工作。
(2)基于异步数据传输技术之上的知识库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为:中医药本体基于协同工作的客观要求,通过互联网这样的平台进行协同工作,但是在协同工作的同时强调了权限管理,增加了浏览权限、加工权限、一级审校权限、二级审校权限和终审权限等五级权限,不同权限的领域专家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功能和数据领域不尽相同,一方面符合了中医药领域本体开发的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数据的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为:一方面是由于中医药领域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表达传统医学的信息表达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是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工作,传统的一次性装载并不能适应实际的本体开发和维护,因此我们利用了异步数据传输方法来读取数据,提高了数据读取的效率,同时符合领域相关的读取模式,即用户对数据的需求有领域和区域的相关性。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1)便捷性:领域专家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即可加入到中医药本体的架构中来,不需要安装复杂的加工工具或者配制相关选项;
(2)协同性:领域专家都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为本体建设和维护添砖加瓦,而且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类氢醌体构筑非氮铁配合物的可见光光催化剂和用途
- 下一篇:轧辊及其成型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