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激光扫描式医用静脉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6506.1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东;张帆;李海峰;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03 | 分类号: | A61B5/103;A61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扫描 医用 静脉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激光扫描式医用静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寻找血管是十分常见的情况,比如静脉注射、抽血等。临床上一些如婴幼儿、肥胖型及深肤色的患者会导致血管皮表显示不清晰,使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分辨,给医护人员造成很大困扰,经常导致操作失误或重复操作,增加了医患双方的负担。
专利号为03242235.0、名称为《静脉穿刺引导仪》以及专利号为200420072576.1、名称为《医用静脉探测装置》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各自的静脉探测装置。这两种解决方案都采取了红外光源直接照射,依靠探测器或摄像机对后向散射光的探测和分析来找到血管的位置。此种方法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必须借助一定的光学器件或者摄像机才能观察,观察效果不够直观和清晰。本发明旨在用另一种方式改善上述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在血管所在位置的皮肤表面实时显示血管轨迹的双色激光扫描式医用静脉显示装置。
双色激光扫描式医用静脉显示装置中的红外激光器发出的红外激光经二相色性反射镜反射,可见光激光器发出的可见激光经全反射镜反射后再透过二相色性反射镜与所述红外激光组成共线光路,光束被行扫描镜、场扫描镜依次反射并扫描到待扫描皮肤区域,待扫描皮肤区域上方设有红外探测器,红外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行扫描镜、场扫描镜、红外探测器均由控制单元控制。
所述的红外激光器是发光波段为红外波段的固体激光器或者半导体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是发光波段为可见光波段的半导体激光器。红外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为两个分立的激光器,或是一个可在红外波段到可见光波段范围内调谐波长的可调谐激光器。行扫描镜、场扫描镜为一对检流计式扫描振镜,或是MEMS振镜或光电式扫描振镜。红外探测器为单个红外接收二极管或单个红外接收三极管,或是由它们组成的线阵或面阵。
本发明能够通过可见光激光扫描将所探测到的静脉血管轨迹在皮肤上实时显示出来。红外扫描探测过程和可见光扫描显示过程不仅可以分别进行,而且可以同时进行。
本发明帮助医护人员在临床找寻病人静脉血管位置的装置。尤其是针对诸如婴幼儿、肥胖型及深肤色的病患者,在肉眼分辨困难的情况下可帮助医护人员迅速准确的找到静脉血管。采用直接显示的方式,具有清晰、直观、快速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双色激光扫描式医用静脉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逐行扫描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锯齿扫描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单元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中:红外激光器1、可见光激光器2、行扫描镜3、场扫描镜4、红外探测器5、全反射镜6、二向色性反射镜7、控制单元8、待扫描皮肤区域9、后向散射光10、静脉血管11、红外激光扫描轨迹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色激光扫描式医用静脉显示装置中的红外激光器1发出的红外激光经二相色性反射镜7反射,可见光激光器2发出的可见激光经全反射镜6反射,再透过二相色性反射镜7与前述红外激光组成共线光路。光束被行扫描镜3、场扫描镜4依次反射并以一定的轨迹扫描到待扫描皮肤区域9,待扫描皮肤区域9上方设有红外探测器5,用来探测后向散射光10的变化信号。红外激光器1、可见光激光器2、行扫描镜3、场扫描镜4、红外探测器5均由控制单元8控制。
所述红外激光器1使用固体激光器或者半导体激光器,波长典型值为800~900nm。可见光激光器2使用半导体激光器,波长可以是任意可见光波段,波长典型值取633nm。红外激光器1和可见光激光器2的光束光点直径大小均为1~2mm。红外激光器1、可见光激光器2为两个分立的激光器通过光学器件合成共线光路,或由一个可在红外波段到可见光波段范围内调谐波长的可调谐激光器构成。如果采用双激光器形式,就需要图1中全反射镜6、二向色性反射镜7所示的光束合成系统。6是一个对于所选可见光波段的高反射率反射镜,7则是一个可以让特定可见光通过而让特定红外光反射的二向色性反射镜。两束光通过合束系统的效果是使两束光具有相同的传播方向并且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变速控制装置的干燥机
- 下一篇:滚丝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