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外套装锭杆低噪声包覆锭子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899.6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林 |
主分类号: | D01H7/04 | 分类号: | D01H7/04;D01H7/10;D01H7/12;D01H7/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关炳 |
地址: | 314413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套装 锭杆低 噪声 锭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纺织机械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其锭杆经内外套装而成的低噪声的包覆锭子。
背景技术
包覆锭子是包覆机的关键部件,一般地,一台包覆机需安装160支包覆锭子甚至更多,包覆机运行时因锭子高速转动而产生很大的噪声,对生产车间造成严重污染。如目前普遍使用的锭子是将轴承安装在锭杆上,轴承外设有锭胆,锭胆外设有减震套,但由于这种锭子承载能力差,稳定性不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噪声增大。中国专利99229270.0公开了一种包覆锭子,该实用新型专利对锭子的锭座进行了改进,在锭杆的上下轴承与锭座间分别设置直接套在轴承外的上下橡胶减震套,在锭座的上端连接套在锭杆外的盖板,以期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该实用新型专利中,上橡胶减震套是设置成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的,而在锭盖下侧设置了与该圆台形相应的直径为上小下大的环形结构,通过将锭盖旋入锭座将上橡胶减震套压紧使之稳定。这种包覆锭子的结构相对复杂,因而制造成本提高。中国专利200520101124.5公开了一种无噪声包覆锭子,它是在锭座内能注满润滑油,使上下轴承能浸没于润滑油之中。该实用新型专利克服了现有技术由于锭杆的高速转动造成轴承磨损,从而导致使用寿命短、噪声大的缺陷。然而,该无噪声包覆锭子同样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中国专利200620106737.2也公开了一种包覆锭子,它是在安装上轴承和上橡胶圈部位的孔壁上设有用于安置上橡胶圈的凹槽,或者将该部位的孔壁设置成一斜向直线绕中心轴的回转面,使该部位通孔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相应地,上橡胶圈设为○形橡胶圈;或者设为轴向设有通孔且于孔壁上设有凹槽的圆台形橡胶圈;在下轴承上下两端面的外圈上均设有端面橡胶圈,并将端面橡胶圈置于圆盘形卡口中。该实用新型专利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噪声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锭子相比也有所下降,但却未能有明显的改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内外套装锭杆低噪声包覆锭子,该包覆锭子结构设计合理,运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噪声明显下降,而且制造成本相对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外套装锭杆低噪声包覆锭子,包括锭杆、锭座、锭盖、锭带轮、上轴承、下轴承、紧套于上轴承和下轴承外侧的橡胶圈、设置于上轴承和下轴承上下两端面的外圈上的端面橡胶圈与轴承端盖,所述端面橡胶圈置于轴承端盖的凹槽中,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能浸没于润滑油之中;所述锭座由筒体和筒体底盖组成;所述锭杆由锭杆套和锭杆芯两部分套装而成,锭杆套和锭杆芯均为中空管件且锭杆芯的外径小于锭杆套的内径,所述锭杆芯位于锭杆套的中心并与筒体底盖固定成一体;所述筒体和筒体底盖以及与筒体底盖固定成一体的锭杆芯构成油杯,所述油杯内能注满润滑油。
在所述锭带轮的上方设有纱管座,所述纱管座向上一侧设有圆柱状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纱管侧盘上的定位孔相配合;所述纱管座的上方设有纱管定位套,所述纱管定位套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弹性张紧珠。
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设置于锭杆套上,在锭杆套外壁相对于上轴承所在位置的上面设有凸肩,在锭杆套外壁相对于下轴承所在位置的下面设有卡簧;在所述筒体内壁相对于上轴承之下的轴承端盖的下面设有凸座,相对于下轴承之上的轴承端盖的上面设有凸肩;在所述筒体的下端面和筒体底盖上以及筒体上端面和锭盖上均设有○形密封圈。
在所述锭座上设有油位装置,通过油位装置的透明管观察润滑油的油位,经所述油位装置向油杯内注入润滑油。
所述锭杆芯的顶部设有防尘帽,所述锭带轮的下侧设有防尘盖。
在本发明中,锭杆由锭杆套和锭杆芯两部分套装而成,锭杆套和锭杆芯均为中空管件且锭杆芯的外径小于锭杆套的内径,锭杆芯位于锭杆套的中心并与筒体底盖固定成一体,这一创新构成了本发明的技术关键。锭子运行时,锭杆套是转动的,而锭杆芯是与筒体底盖固定成一体的,它与筒体和筒体底盖构成油杯,油杯内能注满润滑油,使安装于锭杆套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浸没于润滑油之中。由于设置了油位装置,能随时观察油杯内润滑油的油位,且可通过油位装置向油杯内注入润滑油,因而可保证油杯内润滑油始终处于注满状态。同时,上下轴承外侧的橡胶圈以及两端面的端面橡胶圈的设置,均使锭子的运行更为稳定。
在本发明中,纱筒的安装既可采用原来的上联接套和下联接套联合作用的方式,又设计了采用纱管定位套的方式。纱管定位套的设置是本发明的又一创新。这一技术的采用,使纱筒的安装更为便捷,运行时也更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林,未经徐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暖、御寒、抗疲劳、温胃的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