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绳的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922.1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斌;潘双夏;冯培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71;H01R13/703;H01R2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绳的电连接器。
技术背景
现有家用电器的电连接器在安全性方面在不断的改进。在无绳电连接方面,专利GB2318926A公开的无绳电连接器及其接头,它提供一个阳接头和一个与之配合的阴接头。该阳接头包括一柱型的第一接线端子和围绕第一接线端子环形配置的第二接线端子,阴接头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接线端子相接合的接电触片。上述结构的不足在于火线没有被完全遮蔽,用户从俯视该阴接头,即可看到火线接电触片,给用户带来不安全的感觉。虽然火线接电触片上方只有一道窄的狭缝,一般人的手指不能直接插入,但如果儿童玩耍时插入铁丝等细长的导电物体,则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该结构的安全性能还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电连接器的安全性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绳的电连接器。
现有产品的阴接头中的电触片都是固定的,只有在阳接头接入时做小幅度的弹性形变,因而电触片上的电触点必须始终在阳接头能直接接触到的位置,使得安全性能存在隐患。因此,将阴接头中的电触片设置成位置可调的,即在阳接头接入之前,电触片上的电触点在一个被遮蔽的位置,从阴接头上方看不见;在阳接头接入时,阳接头带动一推销,推销进而带动电触片偏转,使得电触点从遮蔽的位置移出,从而与阳接头接触。在这样的结构中,只有用户首先推动推销,将电触片的电触片从遮蔽处偏移出来,然后用细长的导体与火线电触片接触才可能发生触电的危险。而推销的位置也可以设置的很隐蔽,用户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而操作。
一、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绳电连接器,由阳接头和阴接头相互套合组成,阳接头中有中心接地柱、火线环和零线环,阴接头的基座上有中心孔和两个同心环形槽,中心孔中安装有与接地柱相对应的接地片,两个同心环形槽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的火线环、零线环相对应的火线电触片、零线电触片,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下底面的安装柱上通过销轴安装推销,该推销的两端各有狭长的卡槽,两个卡槽中分别嵌有火线电触片、零线电触片上的偏移臂,针簧中部嵌在推销的针簧槽中,该针簧的两端分别插入基座的两个针簧固定槽中,使得推销弹性定位,并将火线电触片、零线电触片的偏移臂上部的电触点保持在基座的槽形遮片腔中。
所述的火线电触片、零线电触片,分别包括偏移臂、限位臂和弯折缓冲区;所述的两个偏移臂是长且直的铜片,其顶部分别安装着电触点。
所述的推销,其两端各有狭长的卡槽和限位槽,卡槽中嵌有电触片上的偏移臂,限位槽中嵌有电触片上的限位臂。
所述的推销为杠杆机构,其中间部位有轴孔,其一端有推柱,推柱的顶端与阳接头上圆环形的接线端子相配合。
二、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绳电连接器,由阳接头和阴接头相互套合组成,阳接头中有中心接地柱、火线环和零线环,阴接头的基座上有中心孔和两个同心环形槽,中心孔中安装有与接地柱相对应的接地片,两个同心环形槽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的火线环、零线环相对应的火线电触片、零线电触片,其特征在于:在基座左侧面的推销安装侧孔中水平安装有推销,该推销左端的平移斜面穿出推销安装侧孔,露出阴接头;该推销的两端各有狭长的卡槽,两个卡槽中分别嵌有火线电触片、零线电触片上的偏移臂,针簧中部嵌在推销的针簧槽中,该针簧的两端分别插入基座的两个针簧固定槽中,产生向左的弹性预应力,使得推销弹性定位,并将火线电触片、零线电触片的偏移臂上部的电触点保持在基座的槽形遮片腔中。
所述的火线电触片、零线电触片,分别包括偏移臂、限位臂和弯折缓冲区;所述的两个偏移臂是长且直的铜片,其顶部分别安装着电触点。
所述的推销,其两端各有狭长的卡槽和限位槽,卡槽中嵌有电触片上的偏移臂,限位槽中嵌有电触片上的限位臂。
所述的推销为斜面机构,该推销左端为平移斜面,该平移斜面的端面为锐角,该倾角在45度到85度之间。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在阴接头中增加一个推销机构,在推销被操作到预定位置前,电触片均处于被遮蔽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电连接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分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总体的半剖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阳接头的半剖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中火线电触片的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零线电触片的斜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推销的斜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基座的半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基座的底部斜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