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刻痕钢丝稳定化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7149.0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游胜意;倪晓峰;周生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7/00 | 分类号: | B23P17/00;B21C1/00;B21C9/00;C21D9/5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2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刻痕 钢丝 稳定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刻痕钢丝稳定化处理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刻痕钢丝稳定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包括,钢丝放线,模拔,刻痕,中频回火,冷却,张紧轮,牵引,剪切和收线,这种生产工艺技术是靠拉模对钢丝大压下量的模拔力和后面张紧轮形成张力,对刻痕钢丝中频回火进行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在生产过程中,模具的孔型会磨损变得越来越大,这样,其稳定化过程中的张力变会变小,张力大小不能根据生产要求调节,造成生产的刻痕钢丝的松驰性能和直径以及直线度同一卷产品上发生变化,其次,由于刻痕钢丝稳定化处理时张力必须达到产品被断负荷的35%以上,因此模拔时钢丝的变形量要大,才能形成这么大的张力,钢丝在模拔中产一大变形量,就会造成刻痕钢丝大量的加工硬化,钢丝的强度指标会上升,而延伸率、反复弯曲、扭转等塑性指标会下降,容易造成生产中断线和钢丝塑性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第三,由于模拔的大变形量,这样易造成二盘钢丝之间为连续生产的电焊接头在过模具时易拉断。
本发明的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刻痕钢丝稳定化处理工艺,保证稳定化处理生产过程中张力稳定,使产品的通条性能一致,且精度高,延伸率高,反复弯曲和扭转次数高,低松驰,直线度好。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钢丝放线,第一张紧轮,精整,对钢丝表面进行光整,刻痕,中频回火,冷却,第二张紧轮,牵引,剪切,收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工艺来代替模拔和单张紧轮工艺的设计,因而保证了稳定化处理生产过程中张力稳定,使得产品的通条性能一致,且生产出高精度、延伸率高、反复弯曲和扭转次数高、低松驰、直线度好的高性能刻痕钢丝;同时,张力大小可以通过电控系统进行调节,这样可以保证实际生产时选择最佳工艺参数。
2、由于采用了在刻痕前增加精整工艺的设计,保证了刻痕前的钢丝表面光滑,直径大小均匀,有利于刻痕时的三面深度一致,延长了刻痕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为本发明工艺技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所示,包括,
1)钢丝放线,
2)第一张紧轮,
3)精整,对钢丝表面进行光整,
4)刻痕;
5)中频回火;
6)冷却;
7)第二张紧轮;
8)牵引;
9)剪切;
10)收线。
所述的精整由精整装置完成,精整装置由模盒、拉模冷却和润滑系统组成。
该工艺是在生产过程中刻痕钢丝的张力靠二对张紧轮来形成,取消了模拔的张力,张力可以稳定而且张力可以通过电控系统调节选择最佳参数。不会产生电焊接头生产中断头现象,钢丝不会产生大量的加工硬化。另外在刻痕前加了一套精整工艺,即通过精整模对钢丝表面进行光整,保证刻痕前的钢丝表面光滑,直径大小均匀,有利于刻痕时的三面深度一致,延长刻痕头的使用寿命。
生产过程包括,将盘条拉成规定直径钢丝后送到稳定化车间,由工字轮放线机放线,红过模拔装置对钢丝进行大变形量压缩,再进行刻痕,经中频炉加热到400℃左右,由张紧轮与模拔形成较大张力,经索引剪切后进入收线机成卷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未经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71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科诊疗工具
- 下一篇:电子式荧光灯节能转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