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向锻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7445.0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隆 |
主分类号: | B21J7/28 | 分类号: | B21J7/28;B21J7/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锻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向锻造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径向锻造机构有两种:第一种是曲柄连杆机构(有的径向锻机把连杆变为双滑块),这种机构是把数组曲柄连杆机构作径向布置并在中心连一大齿轮以驱动连杆的偏心套来同步调节锤头位置,这种机构零件多、尺寸大、精度要求高,锻击时曲柄与轴瓦摩擦损失多致使这机构的总效率小于65%。为解决以上问题欧洲的径向锻机公司在机架上径向安装了数组油缸,把锤头直接连接在油缸的活塞杆上而对工件作同步锻打,这就是本文所述的第二种径向锻造机构,然而这种机构因油缸的动作难于保持同步而锻不出合格零件,所以这种锻机没有被普遍使用。
径向锻机亦称精锻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径向锻造机构,能克服第一种径向锻造机构的尺寸大、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也能克服第二种径向锻造机构的各锤头在锻打时难于同步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机架与上锤杆之间装有楔形板,楔形板通过滚柱分别与机架承压面及上锤杆承压斜面滚动接触、机架承压面与机架固定连接、上锤杆承压斜面与上锤杆固定连接、楔形板与同步环固定连接,锻造油缸与机架固定连接、锻造油缸活塞杆与同步环固定连接,上锤杆及下锤杆与机架滑动连接、锤杆楔板与控制油缸活塞杆滑动连接、锤杆楔板与上锤杆及下锤杆楔面接触、所有的控制油缸活塞杆与机架滑动连接并与同步圈固定连接、控制油缸与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与下锤杆之间装有弹簧;机架承压面、上滚柱、楔形板、下滚柱、上锤杆、锤杆楔板、弹簧、下锤杆、锤头、控制油缸、控制油缸活塞杆等十一种构件的数量可以是两组或数组,锻造油缸、锻造油缸活塞杆、等两种构件的数量可以是一组或数组。
本发明的楔形压板通过上滚柱及下滚柱分别与机架承压面及上锤杆承压斜面滚动接触、在锻击时仅为滚动摩擦而没有曲柄连杆式径向锻造机构的滑动摩擦,总传动效率可达95%以上,比曲柄连杆式径向锻造机构的总传动效率提高了30%。
本发明的零件总数仅为曲柄连杆式径向锻造机构的40%并且尺寸小,所以总成本要降低50%。本发明的楔形压板及各锻造油缸活塞杆与同步环固定连接,控制油缸活塞杆与同步圈固定连接,在锻打时能确保各锤头对工件同步锻打,没有像靠油缸直接锻打的径向锻造机构的由于油泄漏及阀流量误差导致的锤头不同步现象。因此,本发明成本低,外形尺寸小,锤头运动严格同步、总传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结构细节及工作情况。
具有后进油口4及前进油口3的锻造油缸1与机架5固定连接、锻造油缸活塞杆2与同步环19固定连接;楔形板7与同步环19固定连接、楔形板7通过上滚柱6及下滚柱8分别与机架承压面21及上锤杆承压斜面20滚动接触,机架承压面21与机架5固定连接、上锤杆承压斜面20与上锤杆9固定连接;上锤杆9与下锤杆16与机架5滑动连接、锤杆楔板10与上锤杆9及下锤杆16楔面接触,锤杆楔板10与控制油缸活塞杆12滑动连接、控制油缸活塞杆12与机架5滑动连接并与同步圈17固定连接、具有后进油管14及前进油管13的控制油缸15与机架5固定连接;在机架5与下锤杆16之间装有弹簧11;锤头18与下锤杆16固定连接;机架承压面21、上滚柱6、楔形板7、下滚柱8、上锤杆9、锤杆楔板10、弹簧11、下锤杆16、锤头18、控制油缸15、控制油缸活塞杆12等十一种构件的数量可以是两组或数组,锻造油缸1、锻造油缸活塞杆2等两种构件的数量可以是一组或数组。
本发明的工作运动如下:
本发明有四种工作运动:一是各锤头作同步锻打运动,二是各锤头作同步回程运动,三是各锤头下始点向近锻造机构中心同步调整,四是各锤头下始点向远离锻造机构中心同步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隆,未经张华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7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金属复合层合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生物身份识别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