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7518.6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民;王美日;钟和香;刘刚;冯力中;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B01J21/00;B01J23/00;B01J32/00;B01J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阴极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 ||
1.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元素周期表中的第IVB、VB、VIB、VIII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元素的磷氧化物为活性组份,活性组份的重量为催化剂总重量的0.8~50%,余量为载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组份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Ru、Mo、W、Zr、Cr、V、Ta、Fe、Co、Ni、Ti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VB、VB、VIB、VIII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元素的磷氧化物为Ru、Mo、W、Zr、Cr、V、Ta、Fe、Co、Ni、Ti的磷氧化物,其结构通式为MPyOz,其中:M为过渡金属元素,0.5≤y≤2,2.25≤z≤6。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活性碳、导电炭黑、石墨炭、碳纳米管和/或碳纳米纤维。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过渡金属与元素P的摩尔比为0.5~2的比例将金属可溶性前驱物、磷酸盐添加到溶剂中,混合均匀,溶剂在总溶液中的质量比为5~90%;
2)将PH值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溶解到溶剂中,与步骤1)混合溶液混合均匀,溶剂在总溶液中的质量比为20~90%;PH值调节剂与过渡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70~80;表面活性剂与过渡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4;
3)将载体与步骤2)混合溶液混合均匀,利用常规的方法将活性组分均匀的分散在载体的表面;载体与过渡金属元素的质量比2~195;
4)将步骤3)混合物经陈化、分离后,在80℃~120℃的条件下,干燥3~24小时;
5)在H2/惰性气体的气氛下,将上述干燥后的混合物在300℃~700℃下焙烧1~6小时,得到产物。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为磷酸胺、磷酸氢胺、磷酸二氢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金属的可溶性前驱物为金属硝酸盐、草酸盐、乙酸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调节剂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重量浓度25-28%的氨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盐。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活性碳、导电炭黑、石墨炭、碳纳米管和/或碳纳米纤维;所述溶剂为水、C2~C8的一元醇、C2~C8二元醇或C2~C8三元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75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源供应器的具频率调变的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三电平变频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