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虫草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7557.6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兰著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著碧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13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蛹虫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工驯化培养的蛹虫草。
背景技术
虫草是我国的一种名贵野生中药材,具有补虚损、益精气、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滋补强壮等功效。与人参、鹿茸一起列为中国三大补药。如一七五七年《本草从新》中就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萎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全世界已知虫草类有350余种,我国目前有62种,但最为昂贵的只有冬虫草和北虫草。古语曰:宁要虫草一把,不要金玉满车;民间则称之为“活黄金“。
蛹虫草(又名北虫草、北冬虫夏草,)(C.militaris(L.)Link.),蛹虫草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学名为Cordycepsmilitaris,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幼虫尸体之上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国内于1958年在吉林省首次发现,通过鉴定,认为它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是同一个属,定名为蛹草(C.militaris(L.)Link)。主产于云南(昆明、安宁、江川)、吉林(安图、永吉)、辽宁(沈阳)、内蒙古(哲里木盟),生于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鳞翅目昆虫的蛹体上。能采用家蚕和柞蚕蛹人工批量培育,药效、药理与野生种相似甚至更好。北虫草较之冬虫夏草,具有几个无可比拟的优点:一是北虫草为虫草属的模式种,分布广泛,为世界各国学者所认识和接受。二是北虫草已在人工条件下育成了完整子座。三是北虫草含有虫草菌素(又名虫草素Cordycepin,即3′-Dexyadenosine C10H1303N5)和虫草多糖,其独特药理作用已日益引起药学界的高度重视。由于蛹虫草具有以上优点,成为虫草属中药用虫草菌中的佼佼者。由于野生虫草资源稀缺,价格昂贵,难于普及。
目前,用生物工程技术方法人工培养北冬虫夏草(蛹虫草)已获得成功,但尚未见白色品种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蛹虫草的新菌株,体色为白色,应用价值极具潜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蛹虫草,拉丁学名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GMCCNO.1854;参据的微生物(株)为PA-H④(菌株名)。
其中,本发明的蛹虫草整体为白色;子座或子实体柱状,单个或丛生,或有分枝,有的上部膨大呈棒状,长7.5~10厘米,粗0.3~0.5厘米,有香气味。而其虫草素含量在0.8×104~1.2×104毫克,虫草素平均含量为1.1×104毫克。此外,其他主要含量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著碧,未经兰著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7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