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对多菌灵具有高抗活性的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8026.9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玺;陈立杰;王媛媛;杨宁;朱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3/00;A01N63/04;A01P5/00;C12R1/6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菌灵 具有 活性 曲霉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菌领域,具体涉及到一株对高浓度多菌灵表现抗性的黑曲霉真菌菌株及其相关特征性,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土壤中引进拮抗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的研究已开展60多年,已经成为植病生防工作者之共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利用生防微生物取代化学杀菌剂已经成为一种努力的方向,但生防菌株推广应用时几乎都会遇到同一个障碍,那就是有些生防菌虽然在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中对病原物表现极高防效,但在田间生防效果存在不稳定问题。不稳定性表现在田间使用时引入菌株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防病促生效果均可能不尽相同,这已经成为其大规模商品化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种最大制约因素。影响生防作用不稳定的因素众多,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土壤抑菌作用影响生防效果。土壤中多种微生物对真菌的繁殖、生长及定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Timper证实土壤中微生物的存在会极大降低生防菌株的活性。Stirling认为抑菌作用很可能使生防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完全失败,而通过人为地控制或创造利于生防菌的生存环境,达到降低线虫种群大小的目的。土壤抑菌作用的强弱决定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其中后者起主要作用(可通过对土壤灭菌处理等实验证实),土壤根际土著微生物除通过对营养物质特别是碳、氮源的激烈竞争而限制生防菌的生长外,还可能通过产生抗真菌化合物而抑制生防菌的生长。因此,如何打破土壤抑菌作用使生防菌剂在土壤中很好地定殖和发挥作用成了问题的关。生防菌剂中添加化学或有机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土壤抑菌作用。祝明亮研究表明7种抗生素、6种化学农药和米糠、秸秆等能有效解除土壤抑菌作用;虽然可通过人为的施入杀菌剂减少原有根际微生物的数量,解除土壤的抑菌作用,但同样可能影响生防菌的生长,影响生防菌的防效,这一点不容忽视。
植物病害生防的未来将依靠对引入土壤中的生防制剂进行技术改进。在将生防制剂引入土壤过程中,将传统意义上的生防菌改进成可与化学药剂兼容并协同施用的生防菌,或许就是所谓的“技术改进”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情况和理论,通过紫外诱变结合药剂驯化定向诱导,筛选获得一株对多菌灵浓度为100μg/mL培养基正常生长的黑曲霉抗多菌灵菌株ANUV90。该菌株ANUV90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已于2007年10月3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2234。同时发现该抗性菌株与大多数化学药剂兼容性良好,ANUV90与多数常用农药可协同混配使用防治多种有害生物,为解决生防菌株田间防效不稳定问题提供一条途径。
其具体方法如下:
1.将诱变筛选获得的黑曲霉对对多菌灵敏感性及稳定性测定。
2.黑曲霉抗药性突变菌株菌落形态及菌体特征的观察。
3.黑曲霉抗药性突变菌株ANUV90与常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兼容性研究。
4.抗药黑曲霉菌株代谢产物对番茄根结线虫毒性作用测定。
5.黑曲霉抗药性突变菌株ANUV90抗药性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本发明涉及一株对多种农药具有抗性的黑曲霉菌株,由于该菌株经诱变后,获得稳定遗传的、对多种常用农药具有抗性的特征,同时并未在杀线虫能力方面表现下降,可用于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尤其与多种农药混配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黑曲霉ANUV90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及稳定性
将黑曲霉ANUV90接种于含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多菌灵有效成分的含药PDA培养基平板,一定时间后,测量菌落大小。将诱变后获得抗药性的突变体菌株接种到不含多菌灵的正常PSA培养基上培养,连续进行10代,测定诱变后黑曲霉抗药性的遗传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