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压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8088.X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朝阳;徐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朝阳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9/12;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51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 中药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压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疼”、“肝阳”、“肝风”等病症范围。以头晕头痛、血压持续性升高等为主。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多因精神紧张、忧思郁结、失眠恐惧、嗜食肥甘、饮酒过度、房室不节等致肝肾的阴阳长期处于失调状态而发病。临床辨证大体上分“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两型,过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完全采用古方为基础辨证施治,大体上以“附桂八味丸”为主治疗阴虚阳亢型;用“育阴助阳汤”治疗阴阳两虚型;用“真武汤”治疗重型,但其疗效并不好,治愈率只有16%~27%;好转率只有30%~50%;无效有23%~50%,治疗效果差。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显著的降压中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压中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得:
黄芪 30~50份 当归 15~20份 柏子仁 10~18份
酸枣仁 10~18份 女贞子 15~25份 五味子 15~20份
枸杞子 15~30份 复盆子 15~20份 金樱子 15~18份
菟丝子 15~20份 蛇床子 15~20分 蒺藜子 15~20份
山茱萸 15~25份 巴戟天 15~25份 淫羊藿 12~15份
肉苁蓉 15~20份 杜仲 15~25份 鳖甲 20~50份
桑螵蛸 5~15份 罗布麻 10~20份 野菊花 10~20份
金银花 10~15份 牡丹皮 15~20份 决明子 15~50份
丹参 15~30份 钩藤 15~20份 夏枯草 10~15份
稀莶草 10~15份 泽泻 15~20份。
优选的降压中药,由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制得:
黄芪 50份 当归 18份 柏子仁 18份
酸枣仁18份 女贞子 20份 五味子 15份
枸杞子 15份 复盆子 20份 金樱子 15份
菟丝子 18份 蛇床子 18份 蒺藜子 20份
山茱萸 15份 巴戟天 20份 淫羊藿 15份
肉苁蓉 20份 杜仲 15份 鳖甲 30份
桑螵蛸 10份 罗布麻 15份 野菊花 15份
金银花 10份 牡丹皮 15份 决明子 25份
丹参 15份 钩藤 15份 夏枯草 15份
稀莶草 15份 泽泻 20份。
降压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浸泡: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将鳖甲和钩藤除外,其它原料药浸泡,加入水,水的加入量要没过原料药,并高出原料药面5~7cm,并浸泡4~6小时;
2)煎煮:先将鳖甲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小时,在将用水浸泡过的原料药混入,再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2小时,再将钩藤放入再煎煮半小时,倒出药汁;
3)挤压:将倒出药汁后的残渣进一步挤压,将残渣中的药汁挤压出来,合并两次的药汁。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药的性味、药理及作用如下:
黄芪:甘微温,色黄为补药之长。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有类性激素作用,有扩张血管作用,尤其对冠脉扩张明显,具有降压作用,配伍党参治蛋白尿症。含有胆硷、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酮、熊竹素、甜菜硷、数种氨基酸、叶酸、多糖等。因熟地性腻,易于助湿碍胃,影响消化机能,故脾虚而有湿者慎用,首选黄芪、当归。
当归:甘辛温,补血调经,古方中均认为此药大补虚损,治手足阙冷、脉细欲绝之症,首选当归以助心血。含有藁本内酯、正丁醇烯酞内酯、正一戊先苯邻羧酸、正十二烷醇、棕榈酸、β-谷甾醇、阿魏酸、尿嘧啶、腺嘌呤、叶酸、亚叶酸等。对生殖系统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阿魏酸钠有显著增强免疫功能
柏子仁:甘平,宁心止汗,益气安五脏,治肾中阴冷、膀胱虚冷蓄水不出、滋润肝肾、补养心气、益寿壮神、治百病。含大量脂肪油和挥发油、皂甙等。
酸枣仁:酸平,能补中而安五脏,益肝气强筋骨、治心烦失眠、虚汗烦渴、腹痛久泻、治疗不射精症等。含大量脂肪油、少量挥发油、皂甙、多种维生素等。它含总皂甙、黄酮类均有降压、镇静催眠、安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朝阳,未经徐朝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