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绕组温度计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8198.6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有 |
主分类号: | G01K1/16 | 分类号: | G01K1/16;G01K7/16;G01K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100辽宁省大连市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绕组 温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变压器绕组温度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误差小、灵敏度高、测试速度快的变压器绕组温度计。
背景技术:
变压器绕组温度计是测量变压器绕组与油面温度之和的仪表,主要是由变流器及测温仪表组成。在变流器的壳体上接有尼龙引长管,尼龙引长管外部装有一个用于检测变压器油面温度的密封铜管并缠绕有用于检测变压器绕组温度的电热元件(电阻丝),变流器的电流输出通过导线与电热元件相接;测温仪表设有感温包、弹性元件,感温包通过传感导管(毛细管)与弹性元件相接,感温包、传感导管及弹性元件构成的密封系统内充满感温介质。检测时,需要将感温包插入尼龙引长管内并置于变压器油箱顶层的油内,当变压器负荷为零时,感温包通过尼龙引长管、密封铜管所感应到的温度只是变压器油面温度,而当变压器带上负荷后,从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取出的与负荷成正比的电流,经变流器调整后使电热元件产生热量,通过尼龙引长管叠加到感温包上。感温包所感应的温度变化使感温介质的体积随之变化,这个体积变量通过传感导管传递到弹性元件内,使弹性元件内的弹簧管、波纹管产生一个相对应的位移,此位移通过与弹簧管、波纹管相接的推动杆驱动机芯,带动与机芯一体且置于表盘上的指针转动,指示被测温度。由于油面温度必需通过感温铜管、尼龙引长管才能到达感温包,而电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也必需经过尼龙引长管、感温包、传感导管才能到达弹性元件,温度信号传输环节复杂,信号衰减大,使整个产品存在着误差大、灵敏度低、检测速度慢的缺点,最大误差可达5℃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误差小、灵敏度高、测试速度快的变压器绕组温度计。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绕组温度计,有变流器1及测温仪表2,变流器1设有引长管3,变流器1的电流输出端通过导线4与电热元件5相接;测温仪表2设有感温包6、驱动弹性元件7,感温包6通过传感导管8
与驱动弹性元件7相接,所述感温包6与引长管3的前端头相对接,所述电热元件5置于驱动弹性元件7的外侧。
所述电热元件5是电阻丝,缠绕在驱动弹性元件7上。
所述传感导管8置于引长管3、变流器1的壳体内并通过设置在变流器1的引线接头9与驱动弹性元件7相接。
本发明是将变流表的引长管与测温仪表的感温包相对接,将通过导线与变流器电流输出端相接的电热元件直接设置在弹性元件上,使用时将感温包直接插入变压器油箱顶层的油内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油面温度省略了感温铜管、尼龙引长管两个传输环节,绕组温度则省略了感温包、传感导管两个传输环节,信号衰减小,使整个产品具有误差小(最大误差为0.2℃)、灵敏度高(能测得0.1mA的电流值相对应的温度变化)、测试速度快(5分钟左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有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变流器1及测温仪表2,变流器1设有尼龙引长管3,测温仪表2的感温包6螺纹连接在尼龙引长管3的前端头,即与尼龙引长管3的前端头相对接,在连接处设有密封件10。与感温包6相接的传感导管8与驱动弹性元件7相接,通过导线4与变流器电流输出端相接的电热元件5置于驱动弹性元件7的外侧。电热元件5可以是电阻丝等元件,均匀缠绕在驱动弹性元件7上。传感导管8可置于引长管3、变流器1的壳体内并通过设置在变流器1的引线接头9与驱动弹性元件7相接。
工作过程:
当变压器负荷为零时,感温包直接感应到变压器油面温度;而当变压器带上负荷后,从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取出的与负荷成正比的电流,经变流器调整后使设置在弹性元件上的电热元件产生热量,直接作用在弹性元件上。感温包所感应的温度变化使感温介质的体积随之变化,这个体积变量通过传感导管传递到弹性元件内,与电热元件在弹性元件上直接产生的热量叠加,使弹性元件内的弹簧管、波纹管产生一个相对应的位移,此位移通过与弹簧管、波纹管相接的推动杆驱动机芯,带动与机芯一体且置于表盘上的指针转动,指示被测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有,未经王世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地表微形态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