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小孔电火花分流加工方法与分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8346.4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续跃;杨连文;徐文骥;王连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2 | 分类号: | B23H1/02;B23H9/1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关慧贞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电火花 分流 加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属于微细电火花加工和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微小孔结构件的电火花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代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和国防等各种加工与装备中,对难加工材料微小孔等微结构件的加工需求越来越多,公知的常规电火花加工机床有最小孔径的加工尺寸限制,一般为0.4mm-0.5mm,而对于0.3mm以下孔径的微结构件加工成为装备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与工艺难题,开发微小型电火花机床是一种途径,但是,成本较高;在现有电火花加工机床基础上,开发一种微孔电火花分流加工方法与装置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比单独开发微小机床成本低,利用率高,应用起来量大面广,扩大现有设备的使用范围;该方法加工的微小孔孔径远小于单独放电加工的小孔尺寸,而且加工状态稳定;该方法与钻、铣孔刀具相比:能够克服刀具尺寸较小引起的刚性差等缺点,克服操作劳动强度大等不足,解决由于孔数多产生刀具磨损、断裂以及加工废品率高等问题;该方法与钻、铣孔刀具相比:可用于加工材料硬度高的微小孔工件,孔的深径比大于通常刀具加工的5∶1至8∶1的范围,满足现代机械、电子等领域中的加工与装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和国防等各种加工与装备中的难加工材料微小孔、微结构件加工技术难题,并提供一种高效、可靠、高质量的关键加工方法与装置,以满足各种装备中的微结构件加工微小孔尺寸、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以常规电火花加工机床D6140为例,加工孔径最小尺寸为0.4-0.5mm,采用本发明电火花分流加工方法以及分流装置,可大大扩展机床加工最小尺寸的极限范围至0.1-0.3mm。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小孔电火花分流加工方法,在常规电火花机床上,采用原电火花机床主轴头24和工作台6之间的伺服系统进行分流装置整体的放电进给控制;其加工方法特征是,采用分流补偿回路A和分流回路B组成双放电回路方式进行电火花微小孔加工,其中,分流补偿回路A加工的微小孔工件8为有效零件,分流回路B加工的工件5为辅助工件,分流法电火花加工方法的步骤是:
1)先进行机床的安装调整:微小孔电火花分流加工是在常规电火花机床工作台6上的工作液箱4中进行,首先将双放电回路分流装置通过T型连接轴25安装在机床主轴头24上,并用锁紧螺母23固定;调整电极3使其对正工件5的加工表面,调整微小电极11使其对正微小孔工件8的加工表面,电极3和工件5接线极性与微小电极11和微小孔工件8的接线极性一致;
2)对分流补偿回路A加工状态进行监测与补偿控制,是在原机床伺服系统控制基础上,单独监测微小电极11与微小孔工件8之间的“通”、“断”状态,当电极间处于“断”的状态时,启动电机19,通过丝杠16、螺母17带动连接板20纵向移动,进而带动微小电极11纵向进给,使分流补偿回路A保持在“通”的状态,保证微小孔的加工连续进行,同时,由旋转电机21依次驱动传动轴13、微小夹头12旋转,从而带动微小电极11做回转运动,改善微小孔加工放电状态,对微小孔工件8进行分流电火花加工。直至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微小孔工件8;分流补偿回路A以动态伺服补偿方式监测回路的“通”、“断”状态,保持分流补偿回路A与分流回路B同步、平衡、稳定和连续进行;
3)对分流装置与分流回路B进行伺服控制,是采用原机床伺服系统控制分流回路B的放电进给;当停止对分流补偿回路A的“通”、“断”状态检测与控制,进行微小孔的电火花分流加工时,分流补偿回路A和分流回路B以不平衡、不同步、不连续的方式进行放电加工,即为微小孔“静态”电火花分流法加工;
4)电极直径尺寸的确定:微小电极11直径依据加工微小孔的尺寸而定,当加工0.1mm微小孔时,电极3直径取值为微小电极11的8-10倍,当加工0.2mm微小孔时,电极3直径取值为微小电极11的7-8倍,当加工0.3mm微小孔时,电极3直径取值为微小电极11的5-7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烹饪装置自动排液系统
- 下一篇:一种饮水机换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