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控释气囊漂浮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58355.3 申请日: 2007-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1181226A 公开(公告)日: 2008-05-21
发明(设计)人: 潘卫山;张志宏;杨星钢;彭博;孙光美;关津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47/10;A61K47/12;A61K47/14;A61K47/32;A61K47/34;A61K47/38;A61K47/44
代理公司: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宇彤
地址: 110016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控释 气囊 漂浮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型的缓、控释漂浮系统。

背景技术

缓、控释制剂按药物释放类型分,可分为三种:定速、定位和定时释药。定速释放技术指制剂以一定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基本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定速释放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缓、控释制剂属于定速释放型,常用技术有:膜控和骨架控释。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有:多层缓释片和包衣缓释片技术,挤出滚圆制丸工艺,药物与高分子混溶挤出工艺,不溶性高分子固体分散技术等。也可借助于改变片剂的几何形状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如迭层扩散骨架片,双凹形带孔包衣片,环形骨架片等。定位释放可增加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特定吸收部位对药物的吸收。如胃内滞留系统,有胃漂浮系统、胃内膨胀系统、生物黏附系统;小肠定位系统(肠溶制剂)以及结肠靶向制剂等可避免药物在胃内降解或对胃的刺激,提高一些药物的疗效。定时释放可根据生物时间节律特点释放需要量的药物,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定时释放又称为脉冲释放,针对某些疾病容易在特定时间发作的特点,研究在服药后可在特定的时间释放药物的制剂。

目前人们所熟知的定速制剂主要有骨架缓释控释制剂、薄膜包衣缓释控释制剂和渗透泵型缓控释制剂。骨架缓释控释制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缓、控释制剂之一,按其所用骨架材料不同,可分为不溶性骨架缓释片、蜡质骨架缓释片、亲水性凝胶骨架缓释片和混合材料骨架缓释片等。薄膜包衣缓释控释制剂是在片芯和小丸的表面包制一层适宜的衣层,使其在一定条件下溶解或部分溶解而释放药物,可以达到缓释控释作用。其原理属于扩散释放,能源是基于膜腔内的渗透压,或者是药物分子在聚合物中的溶出扩散行为。渗透泵型缓控释制剂是利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口服制剂。目前研究开发的口服渗透泵型缓控释制剂有单室和多室渗透泵制剂。其片型和大小与普通片相同,药物与辅料压制成片芯,外包一层半透性的不溶性多聚物薄膜衣,在膜上用激光或机械打一个孔,在胃肠道中,水可透过衣膜,溶解药物。药片内渗透压高于外部胃肠液,水就不断渗入片心,从而片心体积不断变大,药物溶液或混悬液从小孔中不断被释放出来。

目前人们所熟知的定位释放制剂主要有胃内滞留系统、小肠定位系统以及结肠靶向制剂等。胃内滞留系统又包括有生物黏附系统、阻塞型胃内滞留系统和胃漂浮系统。生物粘附型胃内滞留系统借助于某些高分子材料对生物粘膜产生的特殊粘合力而粘附于粘膜上皮部位,从而延长药物在重点部位的停留和释放时间,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阻塞型胃内滞留系统主要通过避免药物被胃幽门排出而延长其在胃的滞留时间。避免被胃幽门排出的方式主要有控制体积大小、对制剂进行形状修饰和制成膨胀型胃内滞留系统三种。漂浮型胃内滞留系统主要指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的、能够在胃液中保持漂浮状态的系统。一般认为,该系统的堆密度小于胃液密度,使其在胃内保持漂浮状态以降低或消除胃排空影响,提高胃内滞留时间。随着泡腾系统的出现,制剂的堆密度小于胃内容物密度不再是必要条件。根据漂浮的机制该系统又可分为非泡腾型漂浮系统和泡腾型漂浮胃内滞留系统。非泡腾漂浮型胃内滞留系统利用自身密度小于胃内容物密度而于胃液中呈漂浮状态。组成该系统的材料主要有亲水性聚合物〔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乙基纤维素(HEC)、甲基纤维素(MC)〕、密度相对较小的材料(脂肪醇类、酯类、脂肪酸类或蜡类)和调节药物释放的材料(加快药物释放速率的如乳糖、甘露醇;减缓药物释放速率的如丙烯酸树脂)等。泡腾漂浮型胃内滞留系统主要利用泡腾成分遇到胃酸释放气体或使液体基质气化产生一种向上的运动而保持漂浮状态。泡腾成分主要是碳酸氢钠/碳酸钠与柠檬酸/酒石酸或在体内可以气化的液体基质。上述定速释放制剂和胃内滞留系统都存在不足。定速释放制剂对药物有一定的要求,即用于制备成缓释或控释的药物要在全肠道有良好吸收,于是有许多药物不适合:①因肠道pH升高而溶解度降低的药物,如多潘立酮、呋喃苯胺酸等;②主要在胃中发挥作用的药物,如雷尼替丁等;③仅在特殊部位吸收的药物,如核黄素等;④从胃部吸收的许多酸性药物,如诺氟沙星等。胃内滞留系统则是胃内黏附、胃内阻塞系统很明显的改变了胃的正常生理状态,会使服用该种药物的患者产生不适感觉。现有的胃漂浮系统,随着药物的释放,水分的不断进入系统,漂浮性能很快下降,有的制剂一开始就一直处于悬浮状态,随着进食和胃的排空药物很容易从胃进入肠中。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当该漂浮系统接触生物介质时,气囊犹如一个救生圈使系统漂浮在生物介质最上层;其中缓/控释制剂以一个恒定的速度释放药物。由于生物介质比如水不能透过气囊壁进入气囊,所以气囊维持整个系统漂浮的性能在药物释放的过程中始终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系统也会始终保持漂浮的状态。与已知的定速释放缓、控释系统相比,该系统可使用的药物更广泛,从此用于制备定速释放制剂的药物不再受到“在全肠道有良好吸收”的限制;与已知的胃内漂浮系统相比,该系统漂浮性能更有保障,不易随着药物的释放,水分的影响而明显改变漂浮性能;漂浮性能和缓控释性能可以分别调控,不易互相影响;服用后系统体积不会发生较大改变以致堵塞幽门,不易引起不适感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