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式空气滤芯清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8664.0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和璞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空气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清洁空气滤芯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可防止清洁滤芯时灰尘污染环境的封闭式空气滤芯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滤芯是空气净化器、空调等设备的主要元件之一,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纺织、轻工、电子、食品、医药、仪表、汽车及机械制造等领域。高品质的空气滤芯能够有效地阻挡气体中夹带的灰尘(粉尘),使灰尘积聚在滤芯表面,不但能够净化空气,而且还能有效地延长空气净化器、空气压缩机等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经常清洁、更换滤芯,以保证滤芯的工作效率。目前,由于没有专用于清洁滤芯的设备,清洁滤芯只是用风枪所产生的高脉冲气流喷射滤芯的各个部位,将聚集在滤芯外表面的灰尘吹落。虽然能够达到清洁滤芯的目的,但是被吹落的灰尘又会弥漫在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止清洁滤芯时灰尘污染环境的封闭式空气滤芯清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封闭式空气滤芯清洁装置,有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有通风口3,在上箱体1上设有风枪入口4、滤芯把持口5及与上箱体1活动连接的盖6;在下箱体2内上端位于通风口3一侧设有抽风室7,抽风室7内固定有抽风机8、底部与通风口3相通并置有过滤装置9、外侧面有排风孔10,下箱体2的底面还设有灰尘排出口11及封盖12。
与所述滤芯把持口5相接有柔性套袖13。
在所述通风口3处设有挡物网14。
所述下箱体2的底面为漏斗状。
本发明不但可用风枪所产生的高脉冲气流喷射滤芯的各个部位,将聚集在滤芯外表面的灰尘吹落,而且还可以在封闭状态下对吹落的灰尘过滤并在重力作用下收集灰尘,避免滤芯在空气中弥漫,防止清洁滤芯上的灰尘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封闭式空气滤芯清洁装置,有用有机玻璃、树脂等透明材料制成的上下摞置的上箱体1和下箱体2,在上箱体1的左侧设有尺寸与风枪匹配的风枪入口4,在上箱体1的正面设有手可伸入的滤芯把持口5,上箱体1的上表面是活动连接的盖6,盖6活动连接可以是合页连接、插接等。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有通风口3,在下箱体2内上端位于通风口3一侧设有抽风室7,抽风室7内固定有抽风机8,抽风室7的底部与通风口3相通并置有过滤装置9,如过滤纸、过滤膜等,抽风室7的外侧面有与大气相通的排风孔10,下箱体2的底面还设有灰尘排出口11及封盖12。
实施例2:
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但是为了保证封闭效果,与所述滤芯把持口5相接有柔性套袖13。
实施例3:
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为防止散落的滤芯的零部件从通风口3处落入下箱体2内,继而从灰尘排出口11处排出而遗失,在通风口3处设有挡物网14。
实施例4:
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为了更好地收集灰尘,下箱体2的底面为漏斗状,灰尘排出口11设置在漏斗中心处。
工作过程:
首先,将风枪置入风枪入口4并打开盖6,然后将空气滤芯放入上箱体1内,盖好盖6。开启抽风机,操作者一只手直接或通过套袖12伸入滤芯把持口5把住滤芯并可根据需要调整滤芯在上箱体1内的位置,使滤芯上有灰尘的一面朝向通风口3;另一只手握住风枪,通过透明的上箱体1观察,使风枪枪口对准滤芯吹风。此时,滤芯上的灰尘在风枪的强大脉冲气流的作用下被吹落,并在抽风机8的抽力下,通过通风口3进入下箱体2。质量大的灰尘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落到下箱体2的底部,而质量小的灰尘颗粒会混在空气中被抽风机8抽吸的同时又被过滤装置9过滤,吸附在过滤装置9外,并在抽风机停止时依靠重力的作用落到下箱体2的底部,而滤除灰尘后的空气从抽风室7外侧面与大气相通的排风孔10排出。需要清理下箱体2内的灰尘时,打开封盖12,便可通过灰尘排出口10将灰尘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和璞,未经张和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