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9970.6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芳 |
主分类号: | A61K36/64 | 分类号: | A61K36/64;A61P27/1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肾虚 耳鸣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治疗肾虚型耳鸣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耳鸣是耳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患者自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但其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而且愈是安静,感觉鸣声越大。引起耳鸣的原因较多,各种耳疾均可引起此症,还有象血症病、神经官能症等也可引起耳鸣。中医学认为,耳鸣多为暴怒、惊恐、胆肝风火上逆,以至少阳经气闭阻所致,其原因是外感风邪、壅谒清窍,或肾气虚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肾虚型耳鸣主要由肾虚而成,其症状表现,除耳鸣主症外,伴见面色疮白、腰膝酸软、夜间睡着觉得耳内吹风,如打战鼓等。目前,国内外治疗耳鸣的药物较多,有西药也有中药,但是,存在药物价格高、治疗费用大、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在治疗肾虚型耳鸣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新的中药原料组合、疗效显著的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补骨脂、蛇床子、肉苁蓉、桑螵蛸各9-12克,当归、川芎各7-8克,甘草4-5克。
一种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一种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其治疗原则是补肾升阳、活血止鸣。在原料配方上遵循药性经属,偏重补肾升阳,兼顾整体平衡,落脚活血止鸣。药物中补骨脂具有补肾助阳、温脾作用,蛇床子具有益肾壮阳、燥湿作用,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润肠作用,桑螵蛸具有益肾固精作用,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润肠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散风作用,甘草具有补脾和胃、解毒、调和诸药作用。
上述中药经辨证配伍,能有效地发挥出补肾升阳、活血止鸣的功效,以达到治愈耳鸣之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配方新颖、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
服用方法:
1、药量:每日一剂。每剂先后煎两次,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药汁合并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
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的原料组合为:补骨脂、蛇床子、肉苁蓉、桑螵蛸各9克,当归、川芎各7克,甘草4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的原料组合为:补骨脂、蛇床子、肉苁蓉、桑螵蛸各12克,当归、川芎各8克,甘草5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一种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中药制剂治疗肾虚型耳鸣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肾虚型耳鸣症状是否消失。用药4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肾虚型耳鸣症状全部消失;好转——肾虚型耳鸣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肾虚型耳鸣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肾虚型耳鸣患者18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14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78%,有效率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芳,未经王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9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光发光装置
- 下一篇:翅翼型强制对流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