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动接点体以及使用其的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0804.8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6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唐木稔;伊东政弘;田边功二;渡边宽敏;近久阳介;山本靖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3/00 | 分类号: | H01H13/00;H01H13/12;H01H13/10;H01H1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点 以及 使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所使用的可动接点体以及使用其的开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设备中,需求使用方便且廉价的操作部。关于这种现有的构成操作部的可动接点体以及使用其的开关,参照图9、图10进行说明。
图9是现有的可动接点体的剖视图,图10是使用图9所示的可动接点体的开关的剖视图。可动接点体30具有:基底薄板31、可动接点33和按压突起34。基底薄板3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薄膜制成。在基底薄板31的下表面设有粘结层32。可动接点33由不锈钢等弹性金属薄板形成。可动接点33被形成为下面开口并向上方隆起的圆顶状。多个可动接点33,其圆顶状的上表面通过粘结层32粘结并被保持在基底薄板31的规定位置。通过粘接剂35将按压突起34固定在基底薄板31的上表面的、与可动接点33的圆顶状顶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按压突起34的大部分由PET树脂构成。
粘接剂35,是由聚氨酯丙烯酸酯构成的紫外线固化型的粘接剂。在基底薄板31和按压突起34的双方的固定面上分别设有由酯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31A和树脂层34A。
在基底薄板31的下表面上通过粘结层32贴附有绝缘薄膜制的隔板36,从而可以搬运、保管可动接点体30。
在使用可动接点体30时,剥离了隔板36的可动接点体30,如图10所示,通过基底薄板31的下表面的粘结层32贴附在布线基板(下文中称为基板)40上。在基板40的上表面上,配设有由中央固定接点41与外侧固定接点42成为一对的多对固定接点。固定接点分别设在与可动接点33相对应的位置。通过这样将可动接点体30贴附在基板40上而构成开关50。
在开关50中,配置为,可动接点33的圆顶状顶点部与中央固定接点41空出间隔地相对向,且外周下端放置在外侧固定接点42上。可动接点33与一对固定接点41、42构成一个开关,作为整体成为具备多个开关的操作面板用开关50。另外,在基底薄板31上的与按压突起34的上方相对应的位置上,配设电子设备的操作按钮43。
接着,对使用这样所构成的现有可动接点体30的开关5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使用者用手指等对操作按钮43进行按压操作时,操作按钮43向下方下降。接着,对与操作按钮43接触的按压突起34施加按压力。进而,通过基底薄板31对可动接点33的圆顶状顶点部施加该按压力。接着,当该力变得大于可动接点33的弹性反弹的按压力时,伴随着咔哒的触感,可动接点33的圆顶状部分在向下方隆起的方向上弹性反弹。由于该反弹,圆顶状顶点部的下表面与中央固定接点41接触,通过可动接点33,固定接点41、42之间处于电导通状态。
当解除向操作按钮43所施加的按压力时,通过按压突起34、基底薄板31对可动接点33所施加的按压力变小。当该力变得小于可动接点33的弹性反弹的圆顶状部分的反弹复原力时,伴随着咔哒的触感,可动接点33恢复原来的圆顶状。因此,可动接点33离开中央固定接点41,固定接点41、42之间处于电绝缘状态。
另外,按压突起34被设置为,即便在从操作按钮43的中心偏离的位置进行按压时,也能够总是按压可动接点33的圆顶状顶点部的中央部。由此,与操作时的可动接点33的反弹、恢复相伴而生的咔哒触感稳定,从而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作为基底薄板31,一般使用PET树脂。PET树脂的断裂强度为200MPa~260MPa,断裂伸度为80%~140%。即,PET树脂是比较硬的材料。因此,可动接点33弹性反弹时的咔哒触感降低。这是因为,在操作时通过PET树脂制的基底薄板31对可动接点33进行按压,就必需使基底薄板31本身变形的力的缘故。尤其是在基底薄板31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电致发光元件(下文中称为EL元件)的情况下,该倾向显著。
为了防止该咔哒触感降低,将基底薄板31形成得比较薄。即,基底薄板31的厚度在25μm~75μm左右。如果制得更薄的话,在对EL元件进行印刷形成时,会有在将其贴附到基板40上时基底薄板31破损的情况。因此,在作为开关50的按压操作时的咔哒触感改善方面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0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