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播组播业务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1041.9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麻海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播组播 业务 数据 发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播组播(MBMS,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业务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WCDMA的通信系统中,信道模式存在三种: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其中,传输信道用于物理层向高层提供服务,传输该信道所承载的信息的传送方式,依附于物理信道;物理信道,用于将需要传输的信息发送出去。物理信道可分为专用物理信道(DPCH)和公共物理信道如主公共物理信道(PCCPCH)、辅公共物理信道(SCCPCH)等等。
如下行方向上,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通过FACH等等传输信道发送给基站(NodeB);基站再通过物理信道将业务数据通过空中接口发送给用户设备(UE)。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时间以帧为计时单位,相应地,用于传输数据的信道在时间上可分为四层:系统帧、无线帧、子帧、时隙或码片。通常,系统帧的帧长为720ms,包括72个无线帧;一个无线帧包括38400个码片。一个子帧是一个无线帧被均分成多份中的一份。实际传输数据时,传输时间间隔(TTi)通常是一个无线帧的帧长的整数倍,在数据的高速传输环境下,TTi取一个子帧的帧长。每隔一帧时长发送的数据为一个数据帧,数据帧的帧号可表示该数据帧的传输时间,如帧号较小的数据帧先发送,帧号较大的后发送。帧号的取值个数在起始帧号与预设的最大帧号之间,头帧的帧号为起始帧号,之后每隔一帧时长,数据帧的帧号加一,尾帧帧号为最大帧号,之后,重新从起始帧号开始,标记以后的数据帧帧号,直至数据传输结束。
基于数据以数据帧形式传输,相应地,RNC与基站等节点及信道上的计时时钟也以帧为计时单位。对于节点,在开始传输数据时,该节点时钟对应于起始帧号开始计时。对于信道,在信道被建立的同时,该信道时钟的起 始帧号即被分配。由于各时钟并非是同步的,并且可能采用不同的帧为计时单位,因此,需要区别各时钟。记以RNC的时钟为计时基准的帧号为RNC帧号(RFN)。记以基站的时钟为计时基准的帧号为基站帧号(BFN)。在基站与UE之间传输数据要求时钟同步。基站除维护自己的时钟,还要维护该基站下多个小区的时钟。基站需要与UE之间进行时钟校准,该校准在UE进入无线连接之前,以基站上小区建立的PCCPCH的时钟为计时基准,对应的计时帧号为该小区的系统帧号(SFN)。基站通过广播信道广播SFN,在UE接入无线连接后,UE基于收到的SFN,调整自己的时钟与对应的小区的时钟同步。在UE与基站之间基于建立的FACH信道或HS-DSCH信道传输数据时,数据帧的帧号以FACH信道或HS-DSCH信道的时钟为计时基准,记为连接帧号(CFN)。由于各节点以及各信道上的时钟可能存在时间偏差,因此,针对同一个数据帧,各自给出的帧号可能不同。
3GPP在现有R6版本的基础上,提出HSPA+演进网络架构,该HSPA+演进网络架构的主要特点是:UTRAN扁平化,即将RNC的功能压缩到NodeB+上,且NodeB+只支持PS业务。MBMS业务是3GPP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MBMS基于HSPA+网络架构,要求网络侧多个NodeB+能够将相同的MBMS业务数据同步发送给多个UE,以节省空中接口资源。
3GPP指出,应基于用户侧UE上对业务数据的空口合并或软合并技术,来实现MBMS业务。所谓空口合并或软合并是指,对于同一份MBMS业务数据,不同小区的各个NodeB+应能够采用相同的编码方式,同时将携带该MBMS业务数据的信号通过空口发送给多个UE。这样,每个UE接收到来自多个NodeB+的相同信号后,会将多个相同的信号作为同一个信号的不同多径分量,实现多个相同的信号在物理层的合并。因此,MBMS业务的实现,能够提升UE接收MBMS业务数据相关信号的接收效果,相应地提高用户满意度。并且,基于UE的空口合并及软合并,多个NodeB+采用相同的时频域传输资源,将相同的MBMS业务数据发送给多个UE,从而节省空口资源。
参见图1,图1是HSPA+中MBMS业务同步的架构示意图。图1所示架构中包括两种处于不同网络地位的NodeB+,一种是主NodeB+,一种是从NodeB+,主NodeB+接收SGSN下发的MBMS业务数据包,将MBMS业务数据包封装成帧后,分发给通过Iur接口与其连接的各个从NodeB+, 之后,再由各从NodeB+基于UE上的空口合并或软合并,将重新封装的MBMS业务数据帧通过与UE之间的传输信道,发送到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