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1061.6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岗奇;李成章;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7/90 | 分类号: | C07C217/90;C07C2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红梅;王凤桐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二苯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4’-二氨基二苯醚是生产耐热性塑料聚酰亚胺树脂、聚马来酰亚胺树 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酯-酰亚胺树脂等的主要单体。这类树脂可制 成薄膜、覆铜层压板、成型品、电线用漆、玻璃纤维增强层等,主要用于飞 机、火箭耐热电缆的内、外层绝缘,柔性线路板原材料,变压器的层间绝缘, 电机的衬垫等。在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对酰亚胺类薄膜的质量要求特别高, 例如,在微电子领域,酰亚胺类薄膜中每种金属离子浓度要求不超过1微克 /克(ppm),日本东芝公司的酰亚胺类薄膜钠离子浓度低于0.5微克/克,铁 离子浓度低于0.2微克/克,钾离子浓度低于0.1微克/克。如果聚酰亚胺薄膜 中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离子极化使漏电流升高,仪器可靠 性变差。因此,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酰亚胺类薄膜,对于制备酰亚胺类薄膜的 原料4,4’-二氨基二苯醚纯度的要求非常高。
目前工业上采用4,4’-二硝基二苯醚还原制备4,4’-二氨基二苯醚。主要 生产工艺有铁粉-盐酸还原法、水合肼还原法和催化氢化还原法。铁粉-盐酸 还原法以铁粉作为还原剂,氯化铵为催化剂。该方法产品收率较低,摩尔收 率仅为60%左右,产品色泽、纯度均较差,作业量大,并且产生大量含有硝 基和氨基的铁泥等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环境,属淘汰工艺。水合肼还原法以 醇类为溶剂,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加热回流还原制备。该法生产产品质量较 好,收率较高,摩尔收率可达90%左右,反应条件较温和,但水合肼价格较 贵,成本高,而且腐蚀性强,毒性大,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该生产方法也将 逐步被淘汰。现在最常用的是催化氢化还原法,如CN 1827586A公开了一 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4,4’-二硝基二苯醚在催化 剂和醇类混合溶剂中进行催化氢化还原反应,经结晶处理,得粗4,4’-二氨基 二苯醚;粗4,4’-二氨基二苯醚经重结晶精制后得4,4’-二氨基二苯醚。在这 种制备方法中,采用乙二醇单乙醚对粗产品经进行重结晶,4,4’-二氨基二苯 醚产品中金属离子含量也比较高。
此外,CN 1807399A公开了一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是:由4,4’-二硝基二苯醚在Pd/C催化剂和醇类混合溶剂中进行催化氢化还 原反应,经结晶处理,得粗4,4’-二氨基二苯醚;粗4,4’-二氨基二苯醚经减 压升华精制后得4,4’-二氨基二苯醚。采用这种制备方法制得的4,4’-二氨基 二苯醚产品中金属离子含量明显下降。但是,由于一些较难与产物分离的副 产物及杂质在减压升华时被一并升华出来,产品的纯度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制备的4,4’-二氨基二苯醚的纯度不能满足一些 高新技术领域的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纯度能满足各种高新技术领域的要求 的4,4’-二氨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4,4’-二氨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加氢催化 剂存在下和在加氢反应条件下,将4,4’-二硝基二苯醚与氢气接触,然后将接 触后的产物结晶,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该晶体产物制成晶体产物的溶液, 并将该晶体产物的溶液与氯化氢的有机溶液接触,除去溶剂后得到固体产 物,然后将该固体产物溶于水,并将该固体产物的水溶液的pH值调节为 8-10,之后与能溶解4,4’-二硝基二苯醚的有机萃取剂接触,分离得到有机相 后,除去有机相中的萃取剂,得到4,4’-二硝基二苯醚粗产品,将得到的4,4’- 二硝基二苯醚粗产品进行减压升华。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4,4’-二氨基二苯醚,纯度非常高,用液相 色谱仪检测其纯度为100%;用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得4,4’-二氨基二苯 醚中的铁离子浓度小于0.20ppm,钠离子浓度小于0.50ppm,钾离子浓度小 于0.10ppm,铜离子浓度小于0.20ppm。因此,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4,4’- 二氨基二苯醚完全能满足高新科技领域中对4,4’-二氨基二苯醚作为原材料 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己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海水淡化处理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C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C07C217-00 连接在同一个碳架上的含氨基和醚化的羟基的化合物
C07C217-02 .醚化的羟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非环碳原子上
C07C217-52 .醚化的羟基或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54 .醚化的羟基连接在至少1个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和氨基连接在非环碳原子上或连接在除同一个碳架的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76 .带有连接在六元芳环碳原子上的氨基和连接在非环碳原子或同一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碳原子上的醚化羟基
C07C217-78 .带有连接在同一碳架的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的氨基和醚化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