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1106.X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太郎;小野塚正;山下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1/16;B60Q1/04;F21V17/00;F21W101/027;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源、透镜、反射器及挡住光源的发射光的一部分的遮光罩的灯。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上设有用于在夜间等对前方进行照明的前照灯。如图17所示那样,前照灯500基本上由光源502、透镜504及反射器506构成。
在光源的发射光较强的场合等,具有这样的前照灯500,该前照灯500具有遮光罩(也称灯罩)508,该遮光罩508为了避免直接将光投往前方而将发射光的一部分挡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遮光罩508由设于光源205的前方的遮光部510和对该遮光部510进行支承的支承体512构成。支承体512为细长形状,一端连接于遮光部510,另一端连接于反射器506的一部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90711号公报
如图17所示那样,遮光罩508的遮光部510通过支承体512连接于反射器506的一部分。可是,在将支承体512连接于反射器506的部位,与反射器506的反射面相对应,稍折曲地固定支承体512的前端512a。
当这样折曲地固定前端512a时,按其面积覆盖反射器506的反射面,成为安装浪费面,可能降低反射能力。另外,前端512a的折曲部位可从前方看到。而且,在相对于反射器506固定前端512a的场合,需要焊接或粘接等工序,不仅麻烦,而且基本上不能拆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该灯可减少遮光罩在反射器上的安装浪费面,可更有效地利用反射器面,同时,可提高外观性能。
本发明的灯具有光源、透镜、反射器及挡住光源的发射光的一部分的遮光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特征:上述遮光罩具有设于上述光源的前方的遮光部和支承该遮光部的支承体,上述支承体插入到设于上述反射器的孔部。
这样,通过将支承体插入到设于反射器的孔部,从而减少遮光罩的安装浪费面,可更有效地利用反射器面,同时,可提高外观性能。
第二特征:上述支承体在上述反射器的反射面以外的部位由紧固构件固定。由该紧固构件,不减少反射器的反射面,即可更切实地固定支承体。
第三特征:在上述支承体和上述孔部设置相互接合的防脱的楔部。利用该楔部,仅通过将支承体插入到孔部,即可简便地固定支承体。
第四特征:上述支承体的一部分贯通上述孔部,贯通并突出的部分被折曲。这样,可简便而且切实地固定支承体。
第五特征:具有固定上述支承体的固定件和杆状构件;在上述支承体的前端附近设置固定孔;上述固定件具有安装部、接收孔、及纵孔部;该安装部安装于反射器的一部分;该接收孔用于插入支承体的前端;该纵孔部在与插入到上述接收孔的上述支承体的上述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相对于上述接收孔的延伸方向大致成直角地设置,在其中插入上述杆状构件。当使用这样的固定件时,可简便而且切实地固定支承体。
第六特征:上述反射器具有主反射器和副反射器;该主反射器具有凹部;该副反射器安装于上述凹部,与主反射器一起形成连续的反射面;上述遮光罩具有设于上述光源的前方的遮光部和支承该遮光部的支承体;上述支承体的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凹部,该一端部由上述副反射器覆盖。
这样,支承体在凹部固定,由副反射器覆盖该凹部,从而实质上不减少反射器的反射面,而且可提高外观性能。
按照本发明的灯,通过将支承体插入到设于反射器的孔部,从而可减少遮光罩的安装浪费面,可更有效地利用反射器面,同时可提高外观性能。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灯,支承体在凹部固定,通过由副反射器覆盖该凹部,从而实质上不减少反射器的反射面,而且可提高外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为机动二轮车的立体图。
图3为第一变形例的机动二轮车的前方部侧视图。
图4为第二变形例的机动二轮车的前方部侧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主视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遮光罩的立体图。
图8为图6的向视VIII-VIII的截面俯视图。
图9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向视X-X的截面俯视图。
图11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图12为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1的向视XIII-XIII的截面俯视图。
图14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主视图。
图15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