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台和X射线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1308.4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6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斌;徐嘉科;谷绍波;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雪梅;刘宗杰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射线 成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成像设备的医疗台,并且特别涉及一 种其中放置患者于其上的顶板由具有内部器具(internal instrument)的基座支撑以便能平行于板表面移动的医疗台。
背景技术
配置一种用于X射线成像的医疗台使得放置患者于其上的顶板 由基座支撑。诸如X射线接收器、X射线胶片盒等内部器具安装于该 基座内。这些内部器具接收从X射线源发射的穿过患者和顶板的X 射线。该顶板是可移动的以便与基座上的板表面是平行的(参见例 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号No.Hei 6(1994)-47040(段落号 0008-0012,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用手或手指抓住顶板的边缘等手动移动该顶板。内部器具由 诸如发动机的具有电力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以便跟随X射线源的移 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阻止措施以防止手或手指撞到内部器 具或被内部器具挂住。
鉴于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在手动移动顶板时具有高安 全性的医疗台,以及具有上述医疗台的X射线成像设备。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解决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医疗台,其中放置患者 于其上的顶板由具有内部器具的基座支撑以便可平行于板表面移 动,该医疗台包含:在顶板或内部器具移动期间探测手或手指接触 内部器具的可能性的探测装置;和基于探测装置的探测信号防止顶 板或内部器具移动的防止装置。
根据第二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医疗台, 其中该探测装置包括:探测手或手指与设置在顶板处以平行于内部 器具的移动方向的极限线(limit line)碰撞的第一探测器;在垂 直于内部器具移动方向的顶板移动方向上探测极限线与内部器具的 移动区域碰撞的第二探测器;和在极限线碰撞内部器具的移动区域 的方向上探测顶板的偏移的第三探测器,并且其中防止装置具有基 于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的探测信号来防止顶板移 动的第一防止器件。
根据第三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医疗台, 其中该探测装置包括:探测手或手指与设置在顶板处以平行于内部 器具的移动方向的极限线碰撞的第一探测器;和在垂直于内部器具 移动方向的顶板移动方向上探测极限线与内部器具的移动区域碰撞 的第二探测器,并且其中该防止装置具有基于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 测器的探测信号来防止内部器具移动的第二防止器件。
根据第四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描 述的医疗台,其中第一探测器探测手或手指与设置在顶板的两侧的 两条极限线的碰撞。
根据第五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在第四方面中描述的医疗 台,其中第一探测器是光学探测器。
根据第六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在第五方面中描述的医疗 台,其中该光学探测器包括布置在极限线两端以便彼此相对的发射 器和光学传感器。
根据第七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在第六方面中描述的医疗 台,其中该发射器是红外发射器。
根据第八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描 述的医疗台,其中第二探测器包括规定了极限线不碰撞内部器具的 移动区域的顶板移动范围的第一范围规定元件;和沿第一范围规定 元件随顶板的移动进行相对移动的开关。
根据第九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在第二方面中描述的医疗 台,其中第三探测器包括在垂直于内部器具移动方向的方向上规定 对应于基座长度的一半的范围的第二范围规定元件;和沿第二范围 规定元件随顶板的移动进行相对移动的开关。
根据第十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在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中描 述的医疗台,其中所述开关是微动开关。
根据其他方面,解决问题的本发明是在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医疗 台,其中内部器具是X射线接收器、或X射线胶片盒、或具有安装 到其的X射线接收器或X射线胶片盒的壳(housin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