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结的弹性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1830.2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华集团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4 | 分类号: | A41H43/04;D06H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青山道6***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弹性体 | ||
1.一种形成粘结的摺边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粘性膜与第二粘性膜之间夹置本体构件;
在所述第一粘性膜之上安置织物片材;
熔合所述第一粘性膜,以粘结在所述本体构件和所述织物片材上;
翻转所述织物片材,以形成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并且
熔合所述第二粘性膜,以粘结在所述织物片材上,以使得形成所述粘结的摺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加热量和压力以形成从所述第一折线向内间隔的带,并且留出未熔合的缝边余量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本体构件的一侧上形成增高的蓬松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膜和所述第二粘性膜是相对于所述本体构件折叠的单个粘性膜。
5.一种形成粘结的摺边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粘性膜与第二粘性膜之间夹置本体构件;
在所述第一粘性膜之上安置织物片材的边缘;
熔合所述第一粘性膜,以粘结在所述本体构件和所述织物片材上;
翻转所述织物片材,以形成单个折线;并且
熔合所述第二粘性膜,以粘结在所述织物片材上,从而形成所述粘结的摺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加热量和压力,以形成这样的带,其中所述带从所述折线向内间隔;并且留出未熔合的缝边余量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本体构件的一侧上形成增高的蓬松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利用超声波切割机切割所述织物片材而形成所述织物片材的所述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膜和所述第二粘性膜是相对于所述本体构件折叠的单个粘性膜。
10.一种粘结的摺边,包括:
本体构件;
位于所述本体构件的第一侧上的第一粘性膜;
位于所述本体构件的第二侧上的第二粘性膜;
折叠的织物片材,所述织物片材沿折线相对于所述本体构件延伸,并熔合至所述第一粘性膜和所述第二粘性膜;以及
从所述折线向内形成的未熔合的缝边余量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结的摺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构件是弹性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结的摺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膜是由热粘合剂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结的摺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膜的宽度大约是所述第二粘性膜的宽度的一半。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结的摺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片材被选择成包括:聚酯、棉花、尼龙、尼龙莱卡或它们的组合。
15.一种粘结的摺边,包括:
本体构件;
相对于所述本体构件折叠的粘性膜;
折叠的织物片材,所述织物片材沿折线相对于所述本体构件折叠,并且熔合至所述粘性膜;以及
从所述折线向内形成的未熔合的缝边余量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结的摺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膜是由热粘合剂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结的摺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片材被选择成包括聚酯、棉花、尼龙、尼龙莱卡或它们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华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高华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8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负压拔罐器
- 下一篇:体细胞免疫治疗血液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