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与缓冲器状态相关的信息的粒度等级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2261.3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叶向荣;沈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Q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宝成;黄小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缓冲器 状态 相关 信息 粒度 等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控制从用户设备到基站的通信负荷的方法,所述用户设备包含具有缓冲器状态的缓冲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基站处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缓冲器的缓冲器状态相关的信息的量的粒度等级,所述基站基于至少一个可变参数做出所述确定;
将所述确定的粒度等级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
在所述用户设备处接收所述确定的粒度等级;以及
根据所述确定的粒度等级将所述缓冲器状态从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到所述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含基于至少部分无线电资源的可用性来确定所述粒度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通过监视网络流量来确定所述无线电资源的可用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通过监视访问所述基站的用户设备的增加和减少来确定所述无线电资源的可用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含基于至少部分报告负荷的可承担性来确定所述粒度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表示对上行链路资源的当前分配的满意程度的信息;以及
所述基站接收由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满意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包含基于至少部分所述接收的满意信息来确定所述粒度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存在多个所述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确定进一步包含在所述基站处确定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每一者特定的粒度等级;
所述发送所述确定的粒度进一步包含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每一者发送为其确定的所述特定粒度等级;
所述接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每一者处接收为其确定的且由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特定粒度等级;以及
所述发送所述缓冲器状态进一步包含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每一者根据为其确定的所述特定粒度等级而发送所述缓冲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存在多个所述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中的个别用户设备属于包含第一群组和第二群组的多个群组中的一者,其中:
所述确定进一步包含确定针对属于所述第一群组的用户设备的第一粒度等级和针对属于所述第二群组的用户设备的第二粒度等级;
所述发送所述确定的粒度进一步包含向属于所述第一群组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粒度等级,和向属于所述第二群组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粒度等级;
所述接收进一步包含在属于所述第一群组的用户设备处接收所述第一粒度等级,和在属于所述第二群组的用户设备处接收所述第二粒度等级;以及
所述发送所述缓冲器状态进一步包含根据所述第一粒度等级从属于所述第一群组的用户设备中每一者发送所述缓冲器状态,和根据所述第二粒度等级从属于所述第二群组的用户设备中每一者发送所述缓冲器状态。
9.一种用于控制从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到基站的通信负荷的方法,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包含至少一个无线承载和至少一个缓冲器,存在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承载中每一者的缓冲器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无线承载分组为群组层级,其中,所述无线承载中的每一者在所述层级的最低等级中是单独的,且所述无线承载在所述层级的较高等级中分组为至少一个群组;
在所述基站处确定与所述无线承载的缓冲器状态相关的信息的量的粒度等级,所述粒度等级是针对所述最低等级的,进而需要所述无线承载中每一者的缓冲器状态,或是针对所述较高等级的,进而需要所述至少一个群组中每一者中的所述无线承载的缓冲器状态的汇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低等级是第三等级,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层级的第一等级处将所述无线承载分组为第一组群组;
在所述层级的第二等级处将所述无线承载分组为第二组群组,其中,来自所述第二组群组的每一群组是来自所述第一组群组的一个群组的子组,
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包括确定以下各项之一:
作为与所述第三等级的无线承载中每一者的缓冲器状态相关的信息的量的粒度等级,
作为来自所述第二组群组的每一群组的缓冲器状态信息的汇总的粒度等级,以及
作为来自所述第一组群组的每一群组的缓冲器状态信息的汇总的粒度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22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