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2675.6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顾越峰;李传峰;马忠林;刘波;王亚明;陈韶辉;李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4/654 | 分类号: | C08F4/654;C08F1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秀武;韦欣华 |
地址: | 21004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型非茂 金属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镁化合物溶解于由四氢呋喃和醇构成的混合溶剂,获得镁化合物溶液的步骤,
使多孔载体与所述镁化合物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浆液的步骤,
向所述混合浆液加入沉淀用溶剂使之沉淀,获得复合载体的步骤,
以选自化学处理剂和非茂金属配体中的一方处理所述复合载体,获得改性复合载体的处理步骤,其中所述化学处理剂选自ⅣB族金属化合物;和
使所述改性复合载体与选自所述化学处理剂和所述非茂金属配体中的另一方接触,从而获得所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接触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干燥所述获得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步骤。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处理步骤之前,干燥所述复合载体的步骤。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与所述镁化合物溶液混合之前,热活化处理所述多孔载体的步骤。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处理步骤之前,用选自铝氧烷、烷基铝及其混合物的助化学处理剂处理所述复合载体的步骤。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活化处理包括在惰性气氛下,在200~800℃下处理0.5~24小时。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活化处理包括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在400~700℃下处理2~12小时。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活化处理包括在400~650℃下处理4~8小时。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选自部分交联且具有表面羧基的苯乙烯聚合物和多孔无机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多孔无机材料选自由元素周期表ⅡA、ⅢA、ⅣA和ⅣB族金属的一种或多种元素构成的氧化物、由气态金属卤化物或气态硅化合物通过高温水解而生成的氧化物、粘土、分子筛、云母、蒙脱土、膨润土和硅藻土。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选自苯乙烯聚合物、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钛、分子筛和蒙脱土。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选自二氧化硅。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化合物选自卤化镁、烷氧基卤化镁、烷氧基镁、烷基镁、烷基卤化镁和烷基烷氧基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醇选自脂肪醇、芳香醇和脂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其中所述醇任选被选自烷基、卤原子和烷氧基的基团取代。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化合物选自卤化镁。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化合物为氯化镁。
15.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选自脂肪醇。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乙醇或丁醇。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镁元素计的所述镁化合物与四氢呋喃的摩尔比为1∶6~40,以镁元素计的所述镁化合物与所述醇的摩尔比为1∶1~8,并且所述镁化合物与所述多孔载体的质量比为1∶0.5~4。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镁元素计的所述镁化合物与四氢呋喃的摩尔比为1∶8~20,以镁元素计的所述镁化合物与所述醇的摩尔比为1∶0.5~4,并且所述镁化合物与所述多孔载体的质量比为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26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多级自清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