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冷凝管被箱壳挤扁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2763.6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秦俸吉;赵杏根;俞益民;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冷凝 管被箱壳挤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领域,涉及电冰箱,尤其是冷凝管结构的设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在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先将冷凝管贴在箱壳板上,然后再将箱壳板折弯成型。在箱壳成型的过程中,折弯处的冷凝管因受弯曲应力,有一定几率发生形变被挤扁,从而导致冰箱内堵、制冷剂流动不畅等问题,影响产品品质。
如图1所示,预装箱壳时,先将冷凝管2贴在箱壳板1上,然后箱壳板1折弯成型,冷凝管2也跟着箱壳一起折弯。由于冷凝管2是在箱壳折弯成型之前贴好的,所以在折弯成型时,两边箱壳折弯处3的冷凝管2受箱壳挤压,受力方向为向中间,都有向中间延伸的趋势。但由于中间部分为直段,没有延伸空间,无法分散应力,故应力会集中在冷凝管2的折弯处4,在如此集中的应力作用下,折弯处4的冷凝管2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严重的可能会被挤扁,导致冰箱运行过程中制冷剂流动不畅甚至内堵,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冰箱的生产性,解决生产过程中冷凝管容易被箱壳挤扁的问题,降低产品不良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避免冷凝管被箱壳挤扁的结构,包括:箱壳,冷凝管,在该冷凝管上靠近箱壳弯折处的部分设置有分散应力的延伸缓冲结构。
进一步,该延伸缓冲结构整体呈U字形状,该U字形的两端与冷凝管上折弯成型时出现应力集中的直段相连,该两端的相连部分分别以第一圆角过渡,之后分别延伸出直段部分,再通过第二圆角连接形成完整的U字形状。
该U字形上的直段部分的长度可小于第一圆角的尺寸。
该U字形上的直段部分的长度为第一圆角尺寸的0.8-0.95倍。
该第一圆角尺寸可在25mm-45mm之间,
上述的避免冷凝管被箱壳挤扁的结构,该第二圆角尺寸可在25mm-45mm之间。
该第一圆角尺寸可与该第二圆角尺寸相等。
该U字形上的直段部分的长度为第一圆角尺寸的0.857倍。
第一圆角R1和第二圆角R2的尺寸可都为35mm,该U字形上的直段部分的长度为3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折弯成型时,延伸缓冲结构受到两边的挤压应力的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折弯处的管路都向中间移动了一小段距离,避免了应力集中在该处的冷凝管上而将其挤扁,有效地起到了分散应力的作用,达到了保护管路的目的,不需要改变箱壳成型工艺,可显著降低折弯处的管路被挤压变形的发生比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冷凝管贴在箱壳板上待作弯折加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冷凝管贴在箱壳板上折弯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冷凝管上弯折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冷凝管上弯折部分受力时的变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折弯成型前,冷凝管贴在箱壳板上,折弯成型时,两边箱壳折弯处的冷凝管的管路受箱壳挤压,受力方向指向中间,都有向中间延伸的趋势,此时冷凝管管路中间的弯折部分受到两边的力的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折弯处的管路都向中间移动了一小段距离,预先设置的延伸缓冲结构,有效地起到了分散应力的作用,达到了保护管路的目的,避免了应力集中在冷凝管这两处而将管路挤扁。
具体请参阅图2-4,本发明的箱壳板11折弯成型前,冷凝管21贴在箱壳板11上。折弯成型时,两边箱壳折弯处31的冷凝管21受箱壳挤压,出现应力集中处41,受力方向指向中间,箱壳折弯处31两侧的冷凝管21都有向箱壳折弯处31中间延伸的趋势。而冷凝管21通常采用的材质,例如SWST(单层邦迪管),其主要成份为Fe,相对硬度较大,韧性较差,为了避免折弯处的管路被箱壳挤扁,可在管路上增加一个分散应力的结构,例如延伸缓冲结构。
如图3所示实施例,延伸缓冲结构51整体呈U字形状,该U字形的两端与冷凝管21上折弯成型时出现应力集中的直段相连,该两端相连部分分别以第一圆角R1过渡,之后分别延伸出直段部分D,再通过第二圆角R2连接形成完整的U字形状。
选择第一圆角R1和第二圆角R2的尺寸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二圆角R2处为主要的应力集中处,因SWST韧性不足,半径太小的话圆角处会较硬,U形结构可发生的弹性形变较小,不能很好的分散应力;而圆角半径太大的话在运输过程中管路容易变形,且生产时也不方便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2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挡变速自行车
- 下一篇:用于被保护的活性金属阳极的适应性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