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裂改性水泥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2938.3 | 申请日: | 200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康宁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C04B7/4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94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水泥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水泥,尤其涉及一种抗裂、抗渗、耐冲磨的高品质改性水泥,同时还涉及该改性水泥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水泥是制备沙浆(混凝土)及其各种水泥制品的重要原料,也是土木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粉体建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有其良好的可施工性,虽然硬化的水泥混凝土有很高的抗压强度,但也存在很多缺陷:1、抗拉强度低;2、抗冲击能力差;3、抗裂性能差,水泥构件中存在的干缩裂纹和温度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成大裂缝,这些日趋严重和增多的开裂严重地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同时裂缝的存在,导致防水失效,使得水泥基体劣化直至破坏,所以水泥基体的开裂,尤其是建筑物墙体开裂的问题,已被列为建筑十大质量通病之首,也是建筑工程上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抗裂改性水泥的生产设备。
一种抗裂改性水泥,是在普通水泥中加入水泥重量0.3-0.5%的高强高模纤维及水泥重量0.1-5%的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高强高模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或多种高强高模纤维的复合纤维。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乙烯与醋酸乙烯聚合物。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甲基纤维素醚。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可再分散乳胶粉。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乙烯与醋酸乙烯聚合物和甲基纤维素醚的混合物。
一种制备上述抗裂改性水泥的工艺:先将高强高模纤维与少量表面活性剂混合处理,使高强高模纤维易于分散;再将处理后的高强高模纤维、高分子聚合物及水泥粉体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干混设备中搅拌,使高强高模纤维及高分子聚合物均匀分散在水泥粉体中即得。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金属皂。
一种生产所述抗裂改性水泥的设备,为倒置的圆锥桶,所述圆锥桶内设有螺旋输送管道,桶内壁设有高速搅拌飞刀;桶内上部设有粉料接受器,桶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及与所述螺旋输送管道相通的进料口。
为了使高强高模纤维及高分子聚合物充分分散在水泥粉体中,所述倒置的圆锥桶为两个,其中第一桶的出料口与第二桶的进料口相通;第二桶有两个出料口,其中一个出料口与第一桶的进料口相通。
在大批量的生产中,为了使生产连续进行,所述倒置的圆锥桶为三个,其中第一桶的出料口与第二桶的进料口相通;第二桶的出料口与第三桶的进料口相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普通水泥加入高强高模纤维及高分子聚合物,使得水泥基体在受外力或内应力变化时,纤维对微裂缝的扩展起到限制和阻碍作用,有效地改善了水泥制品的脆性,消除了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微裂纹,提高了水泥基体的抗拉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水泥基体的耐水性、抗渗性及抗冻融性,从而改善了水泥制品基体的变形能力及抗冲磨能力。
2、本发明可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在水泥中加入不同量的、不同长度的高强高模纤维及高分子聚合物,生产出不同类型的改性水泥,如抗裂型、粘接型、腻子型、防水型、保温型、及路用型等。
3、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4、本发明的生产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生产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生产抗裂改性水泥的干混设备,为倒置的圆锥桶。圆锥桶内设有螺旋输送管道1,桶内壁周围均匀设有四个高速搅拌飞刀2;桶内上部设有粉料接受器3,桶的下部设有出料口5及与螺旋输送管道1相通的进料口4(该设备适用于生产量较小的情况)。
抗裂改性水泥的生产工艺:先将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与少量金属皂混合,使聚乙烯醇纤维易于分散;再将混合后的聚乙烯醇纤维、乙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及水泥粉体按0.3%、0.1%、99.6%的重量百分比加入上述干混设备中搅拌,使聚乙烯醇纤维及乙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均匀分散在水泥粉体中即得。
实施例2:一种生产抗裂改性水泥的设备,由两个倒置的圆锥桶组成,圆锥桶内设有螺旋输送管道1,桶内壁周围均匀设有四个高速搅拌飞刀2;桶内上部设有粉料接受器3,桶的下部设有出料口5及与螺旋输送管道1相通的进料口4;其中第一桶的出料口与第二桶的进料口相通;第二桶有两个出料口,其中一个出料口与第一桶的进料口相通(该设备适用于生产量较大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康宁,未经胡康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2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