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设备以及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3269.1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6;H04L12/28;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设备 以及 数据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另一设备的通信设备,以及一种能够应用于该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将通过电话线所接收到的传真数据传送到如LAN(局域网)等的网络上的另一设备的技术已经广为人知(例如,日本特开2000-299756)。
在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另一设备的这种系统中,为了指定传输目的地,要参考保存在管理服务器中的所有的传输条件。
然而,以这种方法,有可能接收到数据的设备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不希望进行相关数据传输的目的地。
因此,在传输源上非计划的处理负荷增加,而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的不必要的传输会阻碍传输目的地进行各种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消除上述的这些传统问题的通信设备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传输条件进行到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机制,该传输条件已经被设置在由数据接收源所管理的相关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单元,配置成接收数据;传输单元,配置成传输由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数据;管理单元,配置成对指定数据要被传输到的目的地设备的信息进行管理,该目的地设备存储有第一传输条件;以及获取单元,配置成从所述管理单元所管理的信息所指定的目的地设备中获取用来将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目的地设备的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其中,所述传输单元基于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将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管理单元所管理的信息所指定的目的地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对指定数据要被传输到的目的地设备的信息进行管理,该目的地设备存储有第一传输条件;从所管理的所述信息所指定的目的地设备中获取用来传输所述数据到所述目的地设备的所述第一传输条件;以及基于所获取的第一传输条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所管理的所述信息所指定的目的地设备中。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特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例子的框图;
图2示出图1所示装置要存储的传输候选列表的例子;
图3示出图1所示装置要存储的传输开始条件列表的例子;
图4示出图1所示装置要存储的传输开始条件列表的例子;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用于描述图5所示扫描仪和打印机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示出图5所示操作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在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中要执行的数据处理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描述用于存储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能够读取的各种数据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的存储映射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系统结构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例子的框图。装置A、B和C分别包含控制器单元2000、3000和4000。控制器单元中的每一个都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图1中,分别与LAN 1相连接的装置A、B和C是在结构上能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装置。与FAX线(PSTN: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2相连接的装置A是在结构上能够执行传真(FAX)发送/接收处理(T.30协议)并能将接收到的传真数据通过LAN 1或FAX线2传输到装置B或C。另外,它是在结构上能够类似地将通过LAN 1接收到的因特网FAX数据传输到装置B或C。这里,因特网FAX(iFAX)是指根据E-mail协议发送和接收附在E-mail上(T.37协议)的FAX格式的图像数据。作为E-mail协议,使用SMTP(Simple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作为发送协议,使用SMTP或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邮局协议第三版)作为接收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甾体开环物的生产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结膜炎的内服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