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63573.6 申请日: 2007-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1129142A 公开(公告)日: 2008-02-27
发明(设计)人: 邝德朋 申请(专利权)人: 邝德朋
主分类号: A01N65/00 分类号: A01N65/00;A01P7/04
代理公司: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亚军;夏新
地址: 450041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物 杀虫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延续多年的“DDV”、“氧化乐果”“久效磷”等传统农药,无不是以化学原料制成的化学油剂、乳剂,这类化学杀虫剂在药效、环保等方面的诸多缺点在实践应用中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基于上述背景,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植物杀虫剂,突破目前实际中存在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植物杀虫剂,使其不仅具有良好杀虫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中药材的原料制成:

藜芦0.3~6.99% 细辛18.7~21.9%甘草18.7~22.9%

芫花5~6.9%    墨旱莲18~30%

所述墨旱莲可以用高岭土代替。

所述原料中还可以含有15~25%的拉开粉作为助剂。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重量百分比取藜芦、细辛、甘草、芫花和墨旱莲后,各自取汁;

2)将步骤1)所取药汁分别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干粉;

3)将步骤2)所制干粉根据需要与拉开粉混合,制备成本发明杀虫剂可接受的各种剂型。

其中步骤1)可以是按照所述重量百分比取新鲜的藜芦、细辛、甘草、芫花和墨旱莲后直接取汁。

步骤1)还可以是按照所述重量百分比取干燥的藜芦、细辛、甘草、芫花和墨旱莲;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将藜芦粉碎成细粉,将细辛、甘草、芫花和墨旱莲粉碎成极细粉,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其重量4~8倍的水常温浸泡10天到3个月后取汁。

所述常温浸泡优选将藜芦细粉用其重量5倍的水浸泡3个月;将细辛极细粉用其重量4倍的水浸泡12天;将甘草极细粉用其重量5倍的水浸泡3个月;将芫花极细粉用其重量4倍的水浸泡3个月;将墨旱莲极细粉用其重量4倍的水浸泡20天。

所述取汁方法可以是常规压力取汁;所述制备干粉的方法可以是常规的烘干干燥;所述粉碎方法可以是任意常规的粉碎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杀虫剂在防治棉花、小麦、花生、大豆、果树等作物虫害和小麦白粉病、黄粉病等病菌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棉花棉铃虫、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植物杀虫剂完全采用植物性原料制备,不含化学药剂,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本发明植物杀虫剂方中的藜芦(Veratrum nigrum)别名:黑藜芦,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该植物高60-100厘米,茎粗壮,叶椭圆形,长20-25厘米,宽5-10厘米。圆锥花序,侧生总状花序为雄花,顶生花序具两性花,小花多数密生,花被片黑紫色。蒴果长1.5-2厘米。宽约1厘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缘、草甸或山坡林下。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陕甘南部、湖北、四川和贵州,亚洲北部及欧洲中部也有。

用途:根及根茎入药,能催吐、祛痰、杀虫,主治中风痰壅、癫痫、喉痹等;外用治疥癣、恶疮、杀虫蛆。

功效: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

主治:治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

性味:苦辛,寒,有毒。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苦,微寒,有毒”。

归经: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②《本草再新》“入肝经。”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经鉴定,藜芦含有玉红介芬胺、多种生物碱,对害虫有胃毒杀作用。

方中细辛含有黄樟醚和甲基丁香油,入肺性燥烈,和藜芦互配能产生植物毒素。

甘草含有乌热酸,对害虫也有胃毒杀作用;芫花含谷留醇,入害虫的肺后产生毒杀作用;甘草和芫花互配能够产生植物毒素,有效杀灭害虫。

另外墨旱莲中铁含量高,有助植物生长和防植物倒伏的功效;高岭土中所含丰富铁和钙,也能够有效助长和防倒伏。

本发明植物杀虫剂的施用方法:根据本发明杀虫剂的浓度大小和害虫种类不同,用水将制备好的杀虫剂稀释500~1200倍,然后还需要根据植株大小确定单位面积的施用剂量,一般为每亩施用50~150g本发明植物杀虫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邝德朋,未经邝德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