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针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3665.4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木本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木本军生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应;吴兰柱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港***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 ||
1.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弹簧朝垂直方向变形的z变形部、及与该z变形部直列连接的旋转动作、且至少弹簧朝垂直方向变形的zθ变形部。
2.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zθ变形部具有一个或数个旋转中心,且于接触焊垫以做检查时,在过度驱动中,该zθ变形部会以前述旋转中心为主以做旋转;探针前端会在焊垫表面与1点或受限范围内做接触,而在焊垫表面与探针前端上产生相对性的偏位,当开始接触后即去除污垢,且于接触后半可进行导电的曲面。
3.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旋转角θ为θ(1)、θ(2)、….θ(n)的总和,且具有因应各旋转的旋转中心0(1)、0(2)、….0(n),在因应该旋转的z向位移z(1)、z(2)、….z(n)、及θ旋转位移变形的探针上,焊垫接点的轮廓曲线,是由因应各旋转角θ为θ(1)、θ(2)、….θ(n)的线分S(1)、S(2)、….S(n)的顶点P(0)、P(1)、….P(n)中的1个接触焊垫面,当包含接触顶点的线分S(1)、S(2)、….S(n)之一,与焊垫面略呈平行时,则以连续平滑曲线连接前述顶点P(0)、P(1)、….P(n)的凸起状曲线,则包含于探针前端形状的一部份。
4.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只由zθ变形部所构成。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zθ变形部为单撑梁的悬臂梁。
6.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zθ变形部为单撑梁的悬臂梁。
7.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z变形部是以2个略呈平行的曲线或直线、或曲线与直线所构成的导电材所构成的梁、及该数个梁的两端未呈共通变形的支撑体所固定,固定一端支撑体后,当移动另一端支撑体时,会在一定范围内呈并行运动的二组平行弹簧、及将该二组平行弹簧2段式配置成垂直方向,且具备以导电材的构件结合前述二组平行弹簧支撑体的手段,前述一组平行弹簧支撑体,被连接于受检端焊垫的输入端上,另一组平行弹簧支撑体,则被连接于检查电路的输出端。
8.根据权力要求7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构成平行弹簧的梁、或部分支撑体是由绝缘材所构成。
9.根据权力要求7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探针输出端则连接,具该探针输出端间距的输入端,而在第1水平方向上,将间距比该输入端间距宽的间距,视为输出端的第1接线群;及具第1接线群输出端间距的输入端,则在与第1水平方向呈直交的第2水平方向上,将间距比该输入端间距宽的间距,视为输出端的第2接线群者。
10.根据权力要求7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探针输出端部属于,当层迭数个探针时,各接线位置会朝概略等间距偏位,并由规则性的选择该输出端子部,尽可能在各树脂胶膜上形成出宽面排列。
11.根据权力要求9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在树脂胶膜上形成出第1及第2接线群的各接线,并自树脂胶膜外围,突出该接线群的输入端及输出端。
12.根据权力要求9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在直线上配置数个探针输出端,以连接第1接线群。
13.根据权力要求9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在直线上配置数个第1接线群的输出端,以连接第2接线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木本军生,未经木本军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6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轴承装置的轮毂
- 下一篇:便携式数据载体和运行便携式数据载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