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取代芳烃苯胺/多取代二芳基醚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抗肿瘤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3960.X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谢蓝;秦柄杰;田兴涛;李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211/56 | 分类号: | C07C211/56;C07C209/68;C07C255/58;C07C253/30;C07D213/74;A61K31/44;A61K31/275;A61K31/13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颂逦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芳烃 苯胺 二芳基醚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肿瘤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种抗癌活性的N-取代芳烃苯胺/多取代二芳基醚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制备方法、含有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50亿人口中,每年新发病例约900万例,因肿瘤而死亡者达700万人,且每年还有增加的趋势。在恶性肿瘤的三大疗法(手术、化疗、放疗)中,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癌症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水平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抗肿瘤药物研究正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转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或新生血管为靶点的抑制剂、抗转移或抗耐药性的药物、分化诱导剂、导向治疗、提高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及基因治疗等多种途径成为研发新型抗癌药物的关注点。其中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etinib)已获得了成功,成为上市的第一个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
尽管现在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约60多种,但对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继续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仍是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寻找抗癌新药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小分子合成化合物的体外多细胞株的抗癌活性普筛,发现了系列N-取代芳烃苯胺和多取代二芳基醚类化合物对多种癌细胞均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并呈现出一定的构效关系,据此,本发明人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关该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未曾见报导。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具有下列通式(I)结构的N-取代芳烃苯胺类和多取代二芳基醚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
其中,
Z为CH或N;
X为卤素或氢;
Y为-O-或-NR’-;
R1,R2,R3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NO2、-CN、-NH2、C1-6烷基、C1-6烷氧基、OH、-OCH2O-、-CF3,、-COOH、-SO3H、-CONH2、-CONHR’或-COOR’;
或者,R1和R2或R2和R3可以一起形成-OCH2O-;
R4为-CN、-NO2,-CH=CH2、-C≡CH、-CH3、C1-6烷基、C1-6烷氧基、卤素、-NH2、-OH、-COOH、-SO3H、-C≡CR”或-CH=CHR”,且R4为单-(邻、间、对位)或多取代;
R’为H、C1-4烃基取代的C6-10芳环、五元或六元杂芳环,任选含有双键或三键的C1-10脂肪烃基,或任选含有双键或三键的C1-10脂肪酰基;
R”为任选含有双键或三键的C1-4烃基;
条件是,不包括以下化合物:
5-氯-2,4-二硝基-N-(4’-甲基苯基)-苯胺
5-氯-2,4-二硝基-N-(4’-甲氧基苯基)-苯胺;和
6-氯-2-(N-苯胺基)-3-硝基吡啶。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上述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涉及包含上述式I化合物以及一或多种药用载体或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涉及所述式I化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术语“烃基”包括烷基、烯基和炔基。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术语“C6-10芳环”是指含有6-10个碳原子的单一或稠合芳香环系,其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术语“五元或六元杂芳环”是指环系中含有至少一个选自O,S或N的杂原子的五元或六元芳香环系,其包括但不限于吡咯、吡唑、呋喃、噻吩、吡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9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烘烤炉
- 下一篇:热塑性树脂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