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及其表面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5637.6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吉传;徐来根;杨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富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4 | 分类号: | H01G9/04;H01G9/042;H01G9/055;H01G9/058;H01G13/00;H01M4/64;H01M4/04;C23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德胜 |
地址: | 3154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级 电容器 中的 集电极 及其 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其特征在于集电体薄膜为铝薄膜、铜箔、泡沫镍薄膜、不锈钢薄膜和冲孔镍薄膜中的一种,铝的纯度为99.9%以上,腐蚀铝箔厚度为15-50微米,粗糙度单侧厚度为1.5-3.0微米,在两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成海绵状,腐蚀孔平均孔径为0.05-0.2微米,在1cm2的面积上有50-100亿个孔,拉伸强度为1.0-3.0kg/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其特征在于腐蚀铝箔厚度为15-25微米,粗糙度单侧厚度为1.5-2.5微米,在两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成海绵状,腐蚀孔平均孔径为0.07-0.15微米,在1cm2的面积上有80-100亿个孔,拉伸强度为1.5-2.5kg/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其特征在于腐蚀铝箔厚度为20微米,粗糙度单侧厚度为2.0微米,在两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成海绵状,腐蚀孔平均孔径为0.1微米,在1cm2的面积上有85-90亿个孔,拉伸强度1.6-2.0kg/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电体薄膜为铝薄膜,并且是双面腐蚀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集电体薄膜在铬酸混合液中经过表面腐蚀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箔在铬酸混合液中经过表面腐蚀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铬酸混合液包括铬酸或铬酸盐、浓硫酸和水,其重量百分比为:4~10%铬酸或铬酸盐,70~90%浓硫酸,5~15%水,总重量为100。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铬酸混合液包括铬酸或铬酸盐、浓硫酸和水,其重量百分比为:4~5%铬酸或铬酸盐,85~95%浓硫酸,6~9%水,总重量为100。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集电体薄膜在涂布机上经过酸液槽进行表面腐蚀处理,处理时间为20-60秒,然后经过清洗槽清洗,最后烘箱干燥,收卷。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集电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箔在涂布机上经过酸液槽进行表面腐蚀处理,处理时间为30-60秒,然后经过清洗槽清洗,最后烘箱干燥,收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富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富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56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石平面应变仪
- 下一篇:P型氮化镓电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