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6010.2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旗;赵国生;吴清和;柳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4 | 分类号: | C09B67/24;D06P1/38;D06P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312368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染料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更特别的涉及一种适用于纤维素和蛋白质纤维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二、背景技术
在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中,由普通的红、黄、蓝组合的活性染料拼染黑色较易产生缸差。现在绝大多数采用含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双活性基的活性红、黄、蓝拼染黑色,由于他们之间的对纤维的亲和力、上色率、固色率、对盐、对碱的敏感性、对浴比的影响和对温度的敏感度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染色的色光重现性较差,返修的机会大,造成客户染色成本大幅度提高。由普通的红、黄、蓝组合的活性染料拼染成的黑,其水洗牢度都不够理想;目前适用于冷轧堆的黑色染料,普遍存在耐碱稳定性不高、固色率低、牢度差等问题。如CN-1063468C和CN-1322064C所公开的染料组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染料的配伍性问题,并在匀染性和雕白方面有所改良,但在染深性上和染锦棉混纺织物时仍然存在对锦纶部分沾色严重等缺陷,所以在染特深色时依然还是满足不了印染厂的需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染色的活性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在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的浸染、连续染色、冷堆和印花及雕印的应用。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
本发明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包括如式(A)所示的化合物-组分A:
在式(A)中,R1、R2可以是下列中的任意一种重氮组份:对位酯,甲氧基对位酯,甲基对位酯,2-甲氧基5-甲基对位酯,2、5-二甲氧基对位酯或磺化对位酯;R1、R2也可以是氢,R1、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M为氢、钠、钾或锂;
和如式(B)所示的化合物-组分B:
在式(B)中,R3、R4可以是下列中的任意一种重氮组份:对位酯,甲氧基对位酯,甲基对位酯,2-甲氧基5-甲基对位酯,2、5-二甲氧基对位酯,磺化对位酯或苯胺-2,5-二磺酸;R3、R4也可以是氢,R3、R4可以相同或不相同,M为氢、钠、钾或锂;
和如式(C)所示的化合物-组分C:
在式(C)中,R5、R6可以是下列中的任意一种重氮组份:对位酯,甲氧基对位酯,甲基对位酯,2-甲氧基5-甲基对位酯,2、5-二甲氧基对位酯或磺化对位酯;R5、R6也可以是氢,R5、R6可以相同或不相同,M为氢、钠、钾或锂;
和如式(D1)所示的化合物或如式(D2)所示的化合物-组分D:
在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中,所述的式(A)所示的化合物是如下式所示的式(A1)化合物或式(A2)化合物:
在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中,所述的式(B)所示的化合物是如下式所示的式(B1)化合物、式(B2)或式(B3)化合物:
在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中,所述的式(C)所示的化合物是如下式所示的式(C1)化合物或式(C2)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3-80重量份式(A)化合物 1-20重量份式(B)化合物
2-40重量份式(C)化合物 1-20重量份式(D)化合物
0-30重量份的助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活性染料组合物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10-45重量份式(A)化合物 2-20重量份式(B)化合物
5-40重量份式(C)化合物 2-20重量份式(D)化合物
0-20重量份的助剂。
可以选择的是,本发明的活性染料组合物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25-60重量份式(A)化合物 3-30重量份式(B)化合物
11-30重量份式(C)化合物 3-10重量份式(D)化合物
0-20重量份的助剂。
可以选择的是,本发明的活性染料组合物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1、60%A1、12%B1、11%C2、3%D1,其余为助剂,制得的组合物为P1;
2、60%A1、6%B2、 13%C2、3%D1,其余为助剂,制得的组合物为P2;
3、54%A1、12%B3、19%C1、3%D1,其余为助剂,制得的组合物为P3;
4、52%A1、3%B1、 12%C2、10%D2,其余为助剂,制得的组合物为P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6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酒石酸刺乌头碱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