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吊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6249.X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学毅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吊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一车辆的车架与车轮间,且用于将车轮悬吊在车架下方的悬吊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行驶时的舒适度与平稳性,一般车辆通常会在车架与车轮间安装有悬吊装置,以藉由悬吊装置来缓冲吸收行驶于颠簸路面时的震动。就两轮式车辆例如机车而言,以往的悬吊装置大都是安装在前轮与车架间,具有一个枢接在车架前侧且底端分叉的前叉架,以及二个分别安装在前叉架的底端与前轮的两侧间的避震器。当车辆行驶于不平的路面时,就能藉由避震器来缓冲避震。
请参阅图15与图16所示,图15是一种以往现有的悬吊支架19的一立体图,图16是侧视示意图。该悬吊支架19是安装在一车辆18上,该车辆18包含一车架181、一具有一轮轴182的车轮183以及二个分别安装在该悬吊支架19上的避震器184。
该悬吊支架19是用于将前侧车轮183可旋转地悬吊在车架181的前下方,并包含:二可转动地枢接在该车架181左、右侧前方的架杆191、二可转动地枢接在该轮轴182上且位在架杆191后方的轮杆192、二可摆动地枢接在架杆191与轮杆192的底端之间的底杆193、二可摆动地枢接在轮杆192与架杆191之间的连杆194、二可摆动地枢接在底杆193上且往上延伸的间杆195,以及一可摆动地枢接在架杆191后侧的摆杆196。各避震器184是安装在架杆191与摆杆196之间。
当车轮183经过不平路面时,该悬吊支架19的轮杆192被连动而向上移动,使得与轮杆192直接或间接枢接的底杆193、连杆194、间杆195、架杆191、与摆杆196,也会受到牵连而一起摆动,使得避震器184被压缩而缓冲此震动。
虽然该悬吊支架19能连接避震器184,用来缓冲震动,然而该悬吊支架19所需的杆件数量超过11支,不但构造庞杂,安装上也会比较麻烦,所以该悬吊支架19的设计不佳,有待改善。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悬吊支架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悬吊支架,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悬吊支架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悬吊支架,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悬吊支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悬吊支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悬吊支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利于安装的悬吊支架,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悬吊支架,安装在一辆车辆上,该车辆包含一个车架,及一个具有一根轮轴的车轮,该悬吊支架是安装在车轮与车架之间,该悬吊支架包含:一支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上的架杆、一支架设在轮轴上并往上延伸位于架杆前侧的轮杆、一支可摆动地安装在架杆上的悬臂、一支可摆动地安装在悬臂与轮杆间的长摆杆、一支可摆动地枢接于架杆的肩杆、一支可摆动地安装在肩杆上且往下延伸与悬臂枢接的臂杆、一支可摆动地枢接在轮杆与臂杆间且长度较短于长摆杆的短摆杆,以及一支可摆动地枢接在轮杆与臂杆间且与短摆杆相间隔的连杆;该悬臂,具有一个安装在架杆上的后动部、一个位于轮杆前方的中动部,及一个位于轮杆前方且与中动部相间隔的外动部,该外动部与后动部间的距离较长于中动部与后动部间的距离;该长摆杆,是安装在悬臂的外动部上,并具有一个安装在轮杆上的长摆部;该肩杆,具有一个安装在架杆上的后肩部,及一个位于后肩部前方的前肩部;该臂杆,是安装在肩杆的前肩部与悬臂的中动部上;该短摆杆,具有一个安装在轮杆上的后摆部,及一个安装在臂杆上的前摆部;该连杆,具有一个安装在轮杆上的后连部,及一个安装在臂杆上的前连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悬吊支架,其中以该悬臂的中动部与该悬臂的后动部间的一条连接线为界,该长摆杆的长摆部与该悬臂的外动部是位于该连接线的同一侧,且该长摆部距离该连接线的长度较长于该外动部距离该连接线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学毅,未经陈学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62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